城市文本论:诠释与建构城市的双重策略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追问“城市是什么”,却从未获得完美的解答,原因在于,城市本身处于不断发展和建构的过程之中,意义也始终随之发生变迁,同时,当代社会的流动性、视觉的霸权也赋予了主体诠释城市的能力,因此,本文将以另外一种提出问题的方式取代对于“城市是什么”的追问:即主体如何认知和使用城市,以及采用怎样的方式将这种认知固定下来?   本文借用了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及文学文本的研究理论,提出城市作为文本研究的可能性,并初步建立了城市文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其中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本文根据不同文字中对于城市文本的表述廓清了城市文本的基本涵义,并提出读者阅读城市文本的基本方式:在城市中确定阅读单位--地点,进行田野建构,然后通过感知、想象和认知的方法对于地点形成知性的理解,并且以不同深度的城市民族志将这种理解固定下来。通过城市民族志的书写,城市文本的读者将自己的身份转变成为文本的书写者,他们书写的城市民族志作为城市文本的互文本将会影响其他读者的阅读和理解。   城市文本的读者不仅对于城市进行随性的阅读,其终极目标还在于寻找城市文本中激动人心的、让人着迷的特质,即城市文本的戏剧性,城市是否具有戏剧性成为一般读者判断城市好坏的标准。城市的戏剧性通过语言的自指性、语义结构以及情境形成,一味强化语言的自指性容易造成文本语义的断裂,后两种方式则能够延续并推动城市文本内在的戏剧性。   城市文本和其他文本一样,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之中,城市文本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当代语境--视觉文化和消费主义。然而,认知语境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语境,更积极的方式是对其进行批判和反叛,这样的作品才能在不断发展的语境中被不同读者所反复阅读和诠释。   本文最后运用城市文本的理论对于一个实际案例--上海人民广场进行了文本式的解读,通过浅描、深描和反思性的阅读,人民广场呈现为不同厚度的理解和诠释,在剥离包裹其外的表征之后,其“中心”的意涵也重新得到解释。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江南地区城市为例,探讨了在当今城市水系不断衰退和城市特色不断丧失的背景下,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城市水系方面传承江南地区城市特色的对策措施。本
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大国,同时高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家庭的养老负担日益增大,需要新的养老体系出现。单一的社会和家庭的养老方式都是不适宜的,只有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养老体系才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大量实践、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学术勃兴,寒地大学校园生活区建筑的复合化设计思想应运而生
文章针对现今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农民在新农宅建设时对生态的忽视和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的居住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从传统民居(以北京和徽州为例)总结山可以利用的低技术生态策略,并利
轨道交通介入城市空间后,凭借对周边城市空间可及性的提高,必然会诱发站点周边城市空间的演变,并改变人在城市空间内的活动,这一过程表现为轨道交通与原有城市空间的关联与融合;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技术变革的不断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个性化使得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建筑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既有建筑物量大面广,且绝大多数为非节能型建筑,运行能耗巨大。因此,能否对其实现节能改造,决定着最终能否促进
居住空间形态研究一直是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与所处的社会发展背景紧密相关。一方面,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经济、政策背景的
缘起:《参考消息》2004年6月3日有篇文章,叫《“未富先老”敲响中国警钟》,整版报道了国际上许多专家学者对迅速到来的老龄化将给中国造成困境的忧虑,并发出“青春中国”将逝,“老
有限的用地与持续膨胀的城市人口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我国城市紧缩化的发展趋向。当今城市中心区的发展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未来城市的缩影,而遍布于中心区内的综合体建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