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云南地区耕地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krrock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地区是我国清时期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本研究在大量搜集与整理传统文献史料与近代土地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清代云南地区政区建置、人口变化、田亩构成以及土地登记、卫所屯田和土司等制度的考察,建立了利用册载赋税资料订正田亩数据的方法,并结合近代土地调查资料,重建了清代云南地区耕地面积变化的详细历史,其中包括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乾隆十二年(1747)以及道光七年(1827年)等4个时间断面的县域耕地面积和垦殖强度数据集。在此基础上,根据历史时期土地开发过程的特点和影响云南县域尺度上土地开发空间过程的主导因子,设计出了一套基于现代MODIS遥感图像数据和GIS技术网格化推演历史耕地分布格局的方法,重建得到研究区四个时间断面分辨率为90m×90m的耕地空间数据集,并分析了清代云南耕地变化过程的时空动态与主要驱动因素。主要结论有:   1)清代云南册载田亩数据偏低的主要原因有:土地登记制度的不完善(包括卫所屯田地、平西王免征田地和土司夷田地的登记问题),民田地的隐匿以及土地免科政策的影响。   2)虽然土司田地“不行清丈”,史籍中极少有关于夷田地数量的记载,但本文的实践研究表明,根据赋役全书中土司贡赋资料和改士归流后的土地清丈数据,结合周边区域的税率水平,能够较合理地重建出清代云南土司控制地区的耕地数量。   3)从4个时间断面的县域耕地重建结果看,清代云南地区耕地格局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康雍年间,明末大量抛荒地被迅速复垦,至雍正末年,全省耕地从清初的2000万亩增长到2562多万亩,垦殖率达到3.36%。这一时期的“复原性”垦殖以滇池、洱海等传统腹里地带最有成效;乾嘉道三朝,在抛荒土地基本开垦完毕的情况下,外来人口开始进入云南边地开辟新土地,使得这一阶段滇省耕地不仅在数量上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在分布区域上也有明显“扩展”。道光末年,全省耕地面积为2850万亩左右,垦殖率上升到4.5%;咸丰以后到宣统末年为第三阶段,受战乱影响,云南农业垦殖陷入停滞期,耕地面积开始下降,清末保持在2745万亩上下,垦殖率下降至4.1%。   4)云南清前期和中期的耕地面积扩展主要受到内地人口增长、促垦政策、雍正大规模“改土归流”、乾隆滇铜矿业的空前繁荣以及外来抗寒抗旱作物的引种等因素的驱动,而清后期耕地面积的下降则主要为云南回民起义等战乱引起的人口大量减少所致。   5)耕地网格化重建的过程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现代MODIS土地覆被遥感分类图像和DEM数据逆推历史耕地分布格局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以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的历史耕地数据量化为具有统一且更高空间分辨率的网格数据集。   6)在历史耕地数量己知的情况下,判断历史耕地分布的关键在于确定土地的宜农程度,对于云南而言,地形坡度对耕地宜农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海拔高度。
其他文献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偏低,尤其是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低。因此了解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状况,及其发展过程中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村落的发展日渐被社会所关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传统村落有了好的发展条件,但是城乡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不少农村居民选择外
随着我国对数字化城市进程的逐步推进,各级地市、各行政部门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整合集成愈发重视,对公共信息平台搭建、公共信息共享翘首以待。经济户口数据作为主要的社
在当今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体系中,遥感正逐渐成为快速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最重要技术手段,遥感担当着获取多源传感数据、挖掘海量对地观测信息、输送标准化地理空间信息、拓展多样
图像的信息提取与目标识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理解与应用的前提与基础。高分辨率图像上的目标地物信息更为丰富,种类更加多样,加之同物异谱和异物同谱现象的普遍存在,给传统的仅
从墙根的洞口窥出去,宽敞的农舍里有一口粮仓,堆满了玉米、南瓜还有甘蔗。洞内住着精精、灵灵和他们俩的孩子。他们多想到洞外去,将那些香脆的南瓜啃上一气,再将金黄的玉米搬
期刊
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依靠我国自身力量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途径: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由于近3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各级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每个党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常规能源的消费随之增加,由此带来的能源短缺及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再生能源在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较常规能源有较大优势
水表温度是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重要参数。不同污染状况的水域具有不同的热特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过量排放的温热水直接造成某些区域水温上升;二是水体污染物空间聚积程度不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