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资源、权力与乡村发展--水西沟镇旅游开发过程研究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kaqiu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的旅游业发展在其乡村社会的发展中作用突出。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社会的变迁始终以围绕着土地资源的使用方式的变化为核心,从90年代之前旅游行为的零星发生,到90年代旅游业作为当地主导产业的确立,再到2000年之后小城镇建设策略的提出和实施,一部分的耕地和草场逐渐转变为旅游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当地农牧民对待资源的原有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农牧民转而从事和服务于旅游业,农业和牧业的比重下降。水西沟镇的生态环境在近二十年来发生较大变化,其中水资源的分配和消减可作为表现之一。   在水西沟镇征用土地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水西沟镇农牧民、水西沟镇政府和进入水西沟镇的旅游开发商三个主体之间在资源使用权的争夺上在进行利益博弈。在其过程中,因各方拥有权力的不均衡,资本权力、政府权力和民间权力彼此牵制,权力运作的结果在当地的乡村社会表现出矛盾和冲突。   本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人类学和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围绕“社会、环境、权力、资源”几个关键问题,对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的旅游开发过程进行描写,描述一个在全国很多地区或者西北地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与社会变迁的典型个案。说明地方政府在关于当地旅游开发的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并非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压力和渗透,民间权力在政府决策的实施过程和结果上也表现出一定的运作形态。这种权力的运作使水西沟镇的乡村社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发生生态环境、生计方式和性别分工的变化,其延续的结果对当地的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赤达玛乌东赞(803-841),赤德松赞次子,赤祖德赞次兄,是吐蕃王朝的末代赞普。他成长于佛教在吐蕃王室取得政治特权的时期。少年时因为佛僧掌权,他未能按照吐蕃旧制继承赞普之
作为人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生态人类学长期关注生态、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新生态人类学是近20多年来西方生态人类学发展的新趋势。该理论放弃了以文化生态学和系统生态学为代
进入市场经济时期后中国畜牧业的经营体制和政策经过几次转变。本论文以鄂托克旗乌兰察日嘎嘎查为调查对象,在该嘎查做的田野调查资料为背景,结合人类学的有关理论,分析牧区家庭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国南方闽西客家地区的萨满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萨满”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定义,中国南方客家汉族地区也存在着宗教人类学意义上的萨满,萨满应
变迁是文化的特性,没有不发生变迁的文化。文化变迁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目前人类学界对文化变迁的研究集中在文化变迁的表现、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等内容。本论文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打车难”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建立在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打车服务平台实现了乘客与出租车之间信息互通,也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打车问
黑龙江省土地辽阔,发展蚕桑生产潜力巨大,适宜栽桑养蚕最北端至北纬49°的现讷河市境内大部分地区.经多年生产实践,全省蚕桑生产达到养蚕技术标准化、生产规模化,产品优质化.
学位
窑街地区地处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境内工矿企业林立,是远近闻名的煤电冶金工业基地。在这个工矿企业密集的地区生活着一个身份特殊的穆斯林群体,他们早期迁入该地,其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