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品种和日龄对绵羊羔羊消化器官发育、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绵羊品种淀粉酶基因的多态性,旨在为我国肉羊生产,绵羊品种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提供参考。选择60日龄小尾寒羊、滩羊和蒙古羊各40只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别于80、120、160和200日龄,各品种选择体重相近的10只个体屠宰,比较三个品种绵羊主要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并选取淀粉酶(AMY)基因为候选基因,对其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研究其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的可行性,得出如下结果:1.消化器官发育:绵羊品种与日龄对绵羊羔羊体重、日增重和相对生长速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三品种相比,小尾寒羊的日增重最大,蒙古羊最小,小尾寒羊的相对生长速率最高,蒙古羊的相对生长速率最低。日龄对胃、肝、小肠增重影响显著(P<0.05),对胰腺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2.胰腺消化酶活性:三品种羔羊的胆汁、瘤胃、皱胃与空肠在80~200日龄阶段的pH值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200日龄时小尾寒羊和滩羊胆汁、空肠、十二指肠的pH值均大于蒙古羊。80~200日龄阶段,三品种羔羊的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活性随着日龄增加逐渐升高,在160日龄时达到最大值,随后下降,三品种羔羊各日龄间均差异不显著(P >0.05)。200日龄时,小尾寒羊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大于滩羊和蒙古羊(P<0.05)。3.根据已公布的绵羊AMY基因序列,分别在第一外显子和5’端、第七外显子、第八外显子和第十外显子筛选4个位点(A1、A7、A8、A10)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均得到特异性扩增结果。经检测A1、A7和A10位点存在多态性,均存在三个基因型AA、BB和AB型,其中AA型为野生型,AB型为杂合子,BB型为突变基因型。4.本研究对3个多态位点进行基因频率卡方检验,发现A1位点在小尾寒羊和蒙古羊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A7位点在三个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A10位点仅在小尾寒羊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蒙古羊在A7和A10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和信息熵均大于其他2个群体,证明其具有丰富的遗传基础。5.将3个含有多态基因型的位点(A1、A7、A10)与3个品种绵羊的淀粉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在小尾寒羊群体中,A7位点多态性与淀粉酶活性存在相关性,各基因型均值差异显著,其中AA基因型对应最小二乘均值最大,可作为小尾寒羊的标记基因型;在滩羊群体中,A10位点多态性与淀粉酶活性存在相关性,各基因型均值差异显著,其中AA基因型对应最小二乘均值最大,可作为滩羊的标记基因型;在蒙古羊群体中,A1位点多态性与淀粉酶活性存在相关性,各基因型均值差异显著,其中AA基因型对应最小二乘均值最大,可作为蒙古羊的标记基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