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华人语言调查研究——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除了简要介绍槟州华社的历史、社会构成、社会文化环境以外,主要研究:(一)槟州华人华、巫、英三语和汉语方言的语言能力、槟州华人对华、巫、英三语和汉语方言的态度,以及20岁以下华人对方言的态度与方言的学习情况。(二)不同年龄层、教育程度与居住地区的槟州华人对不同的交谈对象、在不同场合/情况的语言使用情况。(三)槟州华社语言生活的发展及槟州华社的语言竞争情况。  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与说话者本身的背景、居住地区的背景及社会背景是息息相关的。从这次的调查结果发现,对被调查者的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造成直接及具体的影响的主要是调查对象的年龄、教育程度、居住地区等因素。槟州华社语言能力、态度及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如下:  语言能力方面:从调查对象的语言掌握能力来看可以推断,槟州华社的强势语言依次为华语、马来语、英语及福建话,广东话、潮州话、客家话及海南话都是属于弱势语言。就方言而言,福建话及广东话是槟州华社的强势方言,潮州话、客家话及海南话则是弱势方言。从槟州华社年轻一辈的方言掌握能力来看,各种方言都呈现逐步衰退的迹象。  语言态度方面:对槟城华人来说,从情感上看,对华语的倾向性最强;在功利方面,则对英语的倾向性最强。在华语与方言的比较方面,槟州华人对方言的归属感比不上华语。就整个槟州华社来说,华语的发展情况颇稳定,可以说前景也相当乐观。从年轻一辈对方言的态度及学习来看,方言的发展情况非常不理想,槟州方言(尤其是弱势方言)呈现逐渐没落的趋向。  语言使用方面:从调查对象各年龄群的华语及方言的使用情况来说,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领域,华语正渐渐取代了槟州华人各民系方言的地位。方言的衰弱已经体现在社会领域了,而且,方言在家庭领域的式微迹象已经渐渐明显了。此外,分析结果也说明了英语在槟州华社的功用与使用是不可小觑的。在正式性场合的语言使用方面,马来语和华语的使用率最高,与之相对的是方言。从教育程度来看,教育水平越高的槟州华人,语言选择倾向英语,反之则是方言。就整个槟州语言大环境而言,槟州华社各种语言的层级,由高至低依次排列是英语、马来语、华语、方言。但就华社内部而言,华语的使用和功用却不容否定的;无论在正式性或非正式性场合,华语在华人之间的使用率都非常高。分析结果证明了槟州华人对华语的语言忠诚与浓厚的民族意识,也揭示了槟州年轻一辈华人薄弱的方言群归属感及民系意识。  从语言能力、语言态度到语言使用情况的探讨及分析,可以为槟州华社语言做出几个结论:(一)槟州华语的发展情况相当稳定,但各种汉语方言呈逐渐衰退的迹象;(二)20岁以下槟州华人的方言掌握能力、对方言的态度以及方言的使用率透露了槟州华社的“方言危机”;(三)作为华族外语的马来语及英语在槟州华社占有一定的地位,二者的实际社会功用甚至在华语之上。此外,有关槟城华社的语言竞争情况是:顶层语言是英语及马来语,高层语言是华语,低层语言是汉语方言;低层语言的竞争方面:强势方言是福建话,广东话次强,其它方言依次排列则是潮州话、客家话、海南话。
其他文献
四六文是宋代与诗、词、古文地位同等重要却一直被学术界边缘化的一种文体形式。北宋末年设置词科,南宋初词科很快恢复并进行了改革,由此带来了骈文发展史上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他以其心灵探险式的批评方法,真诚谦逊的批评态度,平实而灵异的随笔式文体,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了较独特的地位。
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精心指导下,南涧一中文科综合组展开了为期一周的磨课教学研究活动。为县教研室和学校提出:抓教研、促教学的工作重点开好了头,起好了步。本次磨课活动的
本文对现代汉语三音节词语进行了分析。本研究把《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主要的材料来源,对其所收录的三音节词语进行了穷尽的搜集,共得到了约5714个词语,而后以这些词语为对象,对整
打开语文教材,首先进入视野的便是目录。从目录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教材中的全部内容,也可以看出教材的编排体系。它凝聚着教材编者的匠心和智慧,富有童真童趣,给人以美的享
本文论述了余华小说文本面貌及其形成的主体性根源。 余华小说创作的文本面貌表现为一种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到中期的“在阳光下应答”再到近期的“对时代现实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