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涉外爱恋小说中的美国男性形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j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核心,整合后殖民主义的基本理论,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对当代三部涉美情爱小说中出现的美国“白马王子”形象展开分析。在外在形象、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方面,《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中的麦克、《美国情人》中的皮特和《美国处男——中国人的情感参照系》中的罗伯特,三位美国男性的形象存在相似之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们,对于具有西方美的美国人外貌特征的渴望心理,流露出了白人优秀的种族主义意识的不良影响。作家们对于美国人的想象与有关美国的国家想象重合,中国女性在中美现实的贫富落差中的悲剧性存在,使得中国的社会文化处境与女性的性别地位联系在一起。美国男人在情感交流中充满魅力的言行举止,彰显出西方文化的优势。作家们对这一类型美国男性的塑造,反映西方文化标准对中国人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前期的情爱模式小说附着于一个自传性的个人向“钱”奋斗的故事,后期的同类小说突破了前期尚奇好异的欣赏层面,开始挖掘故事背后的文化因素,寻求异域的身份转换。对文化身份的思考,道出作家夹在东西异质文化间的困惑,更有意义和深度。情爱模式小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物和情节的设置隐喻不对等的东西方权力等级关系。爱情梦碎的结局证明,对此类美国男性形象的塑造存在理想化倾向,作家所渴望的平等与尊重并未真正实现。想要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获得双赢,必须对民族文化身份进行正确定位。打破二元对立的思维,以跨文化平等交流的态度,实现对于自我的超越和对于身份的重新建构。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前言部分明确了研究文本是当代三部情爱模式小说,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文学形象学和后殖民批评理论。第一章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美国“白马王子”形象,并将文本与现实相连。第二章梳理了涉美情爱模式小说前期到后期关注点的迁移,选取两部小说进行比较。主要从此类小说涉及的内容和对成功的定义两个角度展开论述。第三章探讨了涉美情爱模式小说的现实意义。中美爱恋故事隐喻现实中不对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美国“白马王子”形象代表了一部分中国人对美国的幻想。体现了他们在价值重建过程中对身份定位的困惑。结论部分指出研究美国形象的意义和价值。
其他文献
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上,曾国藩是一个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风云人物。在清王朝被农民起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下,奄奄一息之时,曾国藩以捍卫名教相号召,墨絰从戎,组织湘军。这犹如一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社会,战争是关键词,战争局势的演变牵引着文学的转换与变迁。战争破坏了战前的文学生态,同时也重建了战时的文学生态。文学在战火的炙烤下,发生着全新的变
施蛰存融和中西文化而杂糅创作出来的小说,至今为止已被研究者们从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等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和研究,特别是关于他在小说创作中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借
清末民初的科学与侦探短篇小说的萌芽、兴起与发展与当时科学与侦探小说的翻译相继出现热潮有直接关系。尽管翻译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但两类小说的基本面貌、基本特点
刘向刘歆父子是两汉之交著名的目录学家、经学家和文学家。本文通过对刘向刘歆父子生平家世的考述和以《新序》、《说苑》、《列女传》、《遂初赋》等为代表的主要作品的研读
六言诗作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一种体式,在古典诗歌史上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从产生一直到清末,都作为涓涓细流而存在,创作的人不多,诗歌作品也相对比较少。对于这种诗体的评论,文
<正>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采取O2O模式,在试错与突围中,渠道冲突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O2O模式已然不可遏制,但它对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的威胁也逐渐显现。
在西方价值哲学的研究中,价值排序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论域,其呈现于各种价值学说中,也呈现于不同排序依据分析的哲学诠释中。舍勒的四等级价值样式说、哈特曼的价值类型说和杜
论文针对准噶尔盆地沙北油田侏罗系西山窑组断层复杂、砂体多期叠置、物性井间差异大及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地质统计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
在商业大潮的冲击下,节日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让位于商家使用的营销符号。但消费元素的增加,更有利于传统节日的发展、延承,给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是对传统节日的重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