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大熊猫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熊猫人工授精的受孕率偏低,使得人工圈养大熊猫的繁殖变得十分困难,及时的开展大熊猫精液品质的研究及其冷冻保存技术研发,对于维持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建立秦岭亚种种质资源库,走出大熊猫濒危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冷冻过程中精子遭受的氧化损伤是影响冻精质量的主要因素,在精子冷冻保存液中添加抗氧化剂,已成为提高家畜冷冻精液品质的重要方法。本试验采用ELISA等技术,通过对秦岭大熊猫精浆指标检测的基础上,探寻精浆指标与秦岭大熊猫精液品质的相关性;分析海带多糖、枸杞多糖和白藜芦醇对大熊猫冷冻精液常规质量指标与线粒体活性等影响,筛选出抗氧化剂添加最佳剂量;观察大熊猫精子冷冻-解冻后超微结构变化,为建立秦岭大熊猫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和提高人工授精的受孕率提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如下:1.采集4只年龄为12~17岁的雄性秦岭大熊猫精液,其鲜精的平均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分别为82.75±5.74%、81.04±4.35%以及47.10±8.11%,Panda B和Panda C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显著高于Panda A和Panda D;精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精浆中酸性磷酸酶和Zn的含量与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性呈显著正相关;Panda D精浆中ROS含量的增加对精液品质呈显著负相关。2.通过制作冷冻-解冻后大熊猫精子电镜样本,使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超低温冷冻对大熊猫精子的影响,研究发现超低温冷冻保存后主要对精子头部、颈部造成损伤。3.在冷冻前添加三种抗氧化剂于精液中,通过ELISA等技术进行检测,结果表明,50μM、100μM白藜芦醇和2.0 mg/m L枸杞多糖添加组显著增加冻精解冻后的精子质量和抗氧化能力,且100μM白藜芦醇添加组显著下调ROS的含量;1.0 mg/m L海带多糖、4.0 mg/m L枸杞多糖和联合添加组均可以显著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且联合添加组显著上调精子活力;2.0 mg/m L、4.0 mg/m L枸杞多糖显著上调了精子顶体蛋白酶的活性。白藜芦醇、海带多糖、枸杞多糖通过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并抑制冷冻过程中ROS的产生,显著提高精子质量。其中50μM白藜芦醇和2.0 mg/m L枸杞多糖在冷冻保护过程中对精子的保护效果最好。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超低温冷冻对大熊猫精子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通过冷冻保护剂中添加2.0mg/m L枸杞多糖或添加50μM白藜芦醇可以减少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过程中的氧化损伤,提高大熊猫精液冷冻保存后的精子质量。
其他文献
视觉导航的关键是导航特征目标的快速识别与精准定位。针对棚架式猕猴桃果园,以猕猴桃树干为检测对象,通过图像预处理和检测对象标记,构建猕猴桃果园行间导航特征目标样本库;通过相机内部参数,确立目标定位的三维几何转换关系;依据多尺度特征检测思想,增加浅层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结果,设置多尺度特征图的RPN网络回归,构建了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结构,实现了行间远端小尺寸树干的准确识别,扩展了行间树干
糖尿病,主要包括1型和2型两种,是全世界第三大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策略。然而,胰岛来源是有限的,迫切需要生产更多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 producing cells,IPCs)。利用转基因技术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具有广阔的前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MSCs)可以低风险大量获得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发生于女性妊娠期间的综合征,其特征为孕产妇在怀孕期间或产后血压升高、尿蛋白浓度升高,伴随肝脏、肾脏等全身多脏器受损症状,严重时导致孕产妇子痫(Eclampsia)发作,在全球范围每年病例占孕产妇总数的的5%-8%,目前尚无可完全治愈该病的药物。据报道,子痫前期患者子宫血管收缩性增强,一氧化氮(NO)产生减少,胎盘组织的自噬水平显著上升。N-硝基-L-精
本研究构建一种可持续的鱼菜共生系统模式(SAP),将“大型藻”作为鱼菜共生系统重要组成之一,并设计搭建适用于所提出模式性能试验的系统结构。通过与传统鱼菜共生系统(AP)对比对SAP中的大型藻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初步的筛选,并从运行情况、水质条件、水分利用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该新型模式的可行性及性能。由于营养浓度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在试验周期中对两种不同模式系统水体中植物所需的各营养元
?(Hemiculter leucisculus)在中国的分布极其广泛,除西部高原外的各大淡水水系中均有分布。由于生活的环境之间差异极大,?在形态、生活史等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差异。?是一种野生鱼类,基本无人工放殖,因此?是一种良好的探究环境适应性机制的模型物种。有研究表明,?的身体形状、生长速度等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进化角度说,生物为了生存会调节自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脑作为一种非常重要具有高度可塑性
脂质蓄积调控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外源性脂类摄入可以改变细胞内脂质含量或组成,进而影响机体内脂质代谢。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作为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特性,并且可以有效的抑制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合成、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促进脂质分解。研究发现脂质对病毒的复制、成熟和传播等过程产生影响,在病毒感染的草鱼肾脏细胞(CIK)中,三酰甘油等脂质在某些信号和免疫反应途径(如调节自噬)
戊型肝炎(Hepatitis E)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自限性疾病。大多数个体感染后若干周内能够自行康复,但在器官移植患者、血液肿瘤患者和HIV感染者中,HEV感染后将会引起慢性肝炎,并迅速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同时伴有病毒性脑炎、后循环缺血、周围神经病变等肝外症状。在我国,HEV-1和HEV-4是造成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其中,HEV ORF3蛋白在病毒感染早期表达且会引起体内抗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城市环境问题,城市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城市行道树的规划种植仍以景观美化为主导因素,忽视了行道树的生态效益。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在获取实地数据的基础上,运用i-Tree模型对研究区内4268棵行道树的组成结构及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应用GIS(Geogra
退耕还草工程是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探讨气候变化情境下撂荒草地土壤碳组分和呼吸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胞外酶的相互影响关系,对理解脆弱生境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土壤碳库组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12年的草地为研究对象,人工模拟气候变暖和降水增加及其交互作用,采用野外检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土壤碳组分和土壤呼吸速率对增温增雨的响应特征及其酶活性作用过程,阐明了气候变化
西部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原产于北美洲,是全球百大入侵物种之一,近年来通过捕食和生态位竞争对入侵地的原生物种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当地的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盐度作为水体中的环境因子,对水生生物的个体表型和种群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也导致了部分地区淡水水体盐度的增加以及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有研究表明盐度对食蚊鱼的入侵和扩散具有限制作用,生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