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站域是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功能区的枢纽和城市未来发展的中心节点;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对整合和改善站域交通和土地功能、扩大站域土地容量、保护景观和环境、强化市政和防灾设施能力,具有核心作用。在我国城市大规模轨道交通建设的形势下,规划地铁站域覆盖了大城市重要核心区的绝大部分面积,然而对与站域地下空间利用的需求动因和机制、整合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城市规划方法,目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明确的认识,不利于轨道交通建设及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基于交通-土地特征的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机理与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在大量研究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站域地下空间开发与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三者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理,分析了影响地下空间开发需求的地铁站域交通-土地特征的相关性指标。选取和收集了日本东京7条地铁线的有关数据,对沿线各站域范围地下空间开发强度、轨道交通客流、土地功能类型、容积率、地价等指标进行了实证调查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实证研究中,为消除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站域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与平均容积率之积构造了综合地价指标。回归分析表明:地铁站域公共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对站域用地类型特征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商业区站域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与客流量、综合地价指标呈显著正相关性,与地下空间开发难度呈负相关性;交通功能区站域的地下空间开发强度与客流量、综合地价指标呈正相关性,且需求相对刚性,表明交通功能是该类站域地下空间的主导需求;居住区站域的各指标对地下空间开发强度的解释力度均较低。根据理论探讨与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论文构建了基于地铁站域类型的地下空间功能适宜性以及开发强度等级规划要素的指标体系,总结归纳了形态布局的基本模式,并给出站域地下空间规划的建议方法与工作流程。以北京地铁亦庄线次渠-亦庄火车站站域地下空间规划为例,运用本研究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方案研究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