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油菜新品种“油研1707”为材料,采用(密度、氮肥、钾肥)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油研1707品种的高产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油菜品种“油研1707”,在育苗移栽条件下获得高产(籽粒产量3000 kg/hm~2以上)的农艺措施组合为:密度68220~75180株/hm~2,施氮(N)量267.375~302.7kg/hm~2,施钾(K_2O)量2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油菜新品种“油研1707”为材料,采用(密度、氮肥、钾肥)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正交回归组合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进行了油研1707品种的高产栽培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油菜品种“油研1707”,在育苗移栽条件下获得高产(籽粒产量3000 kg/hm~2以上)的农艺措施组合为:密度68220~75180株/hm~2,施氮(N)量267.375~302.7kg/hm~2,施钾(K_2O)量208.425~260.025kg/hm~2。2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单因素效应分析表明:密度对
其他文献
选取了我国不同生态地区的87个烤烟烟叶样品,以及13个津巴布韦和13个巴西烤烟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系统地测定了不同样本的有机酸、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类物质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讨论了烤烟中有机酸在不同生态地区的分布特点;采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中有机酸含量在不同部位、不同纬度、不同海拔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烤烟中有机酸与常规化学成分、多酚类物质、中性香气物质的关系;运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不
以不同海拔高度恩施烟区有代表性的宣恩县和咸丰县为试验地点,选取有代表性的129个土壤样本及不同品种(云烟87,云烟85和K326)和不同等级(X2F,C3F和B2F)的124个烤烟样本,分析土壤营养元素与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分布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恩施烟区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大量元素而言,恩施烟区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变幅分别为0.70~3.90 g
2007-2008年,在浙江省新昌县进行了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对香料烟生理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以及调制后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以及评吸质量的影响;打顶时期对香料烟叶片中主要含氮化合物及产值效应的影响。探讨了生产优质香料烟较为合理的施肥方法和打顶时期。根据试验和分析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施氮量对香料烟生育期各部分干重积累的影响施氮量对烟株各部分干重积累有较大的影响,移栽后45-75d叶和茎中的
本文考察了乙醇浓度、溶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频率对盾叶薯蓣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先超声后水解的方法从盾叶薯蓣中提取薯蓣皂苷元,进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超声提取的工艺条件。实验中以70%(v/v)乙醇溶液作溶剂或用水作溶剂进行超声提取,建立超声提取盾叶薯蓣有效成分的动力学模型。最后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检测了不同浓度下皂苷和皂苷元分子的聚集相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所研究的10 g
大叶碎米荠(Cardamine macrophylla Willd)属于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大叶碎米荠全草药用,利小便、止痛及治败血病;嫩苗可食用,亦为良好的饲料。百里香(Thymus quinquecostatusCelak)属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分布于我国的陕西、甘肃、青海、山西、河北、宁夏、内蒙
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为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五味子属(Schisandra Michx.)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称为南五味子,入药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随着对华中五味子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2006年以米,本实验室先后对我国甘肃、陕西、河南、山西、四川、重庆、贵州、安徽、浙江九省市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信使和效应分子。它在动物和植物体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被证实NO作为第二信使参与了动物体内血管松弛、神经传递、基因表达及先天性免疫反应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NO在植物体内的作用研究较晚,但已有大量证据表明NO参与了植物一系列生理活动的调控过程,如,叶片和果实的衰老、根和叶片的生长发育、种子萌发、气孔运动、细胞凋亡以及各种生物和非
铝是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NO和乙烯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激素。近年的研究表明,NO和乙烯参与植物对多种逆境的响应,但铝抑制根伸长中NO和乙烯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的绿豆为材料,借助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NO和乙烯在铝抑制根伸长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所得结果主要如下:1.实验显示不同浓度AlCl_3对绿豆根伸长的效应不同,25μmol/L无显著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态适应性强,是一个从热带到寒带广泛分布的具有普遍逆境耐受性的草本植物。同时丹参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等功效。随着对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丹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其需求量不断扩大。同时,丹参野生资源匮乏,栽培品种品质良
本文以新型高粱SBX为供试材料,采用二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和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研究了前季栽培措施(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对SBX的生物产量、热值和再生季栽培措施(不同留桩高度、氮肥用量和留苗数)对SBX的性状特征、生物产量、品质和热值的影响。其结果主要如下:1.前季栽培技术密度和氮肥对再生季生物产量的影响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总体趋势是: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