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与玄武岩有关的铜矿及其表生成矿过程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aobeidj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我国当前紧缺的金属矿产,所以研究铜矿形成的地质规律、寻找铜的矿产基地是地质工作者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以关岭丙坝和盘县黑牛坪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底部与二叠系茅口组灰岩接触界面上赋存的铜矿床(点)为例,开展了成矿的模拟实验研究,论述了黔西南地区这一类型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1.铜的地球化学特性表明:铜是一种典型的亲硫元素,其外层电子构型为:3d104s1,铜离子(Cu2+)具有较强的极化力,容易被风化淋滤,形成酸根离子,增加铜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使其易于迁移搬运。 2.分布在贵州西南部的峨眉山玄武岩中的铜矿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铜矿类型。通过野外考察和室内岩矿鉴定,按铜矿化的矿物组合及赋存特点,初步划分为:凝灰角砾岩型黄铜矿化和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其中,次生氧化、硫化物铜矿化类型在区域上的分布更为广泛。通过研究,笔者认为这一新型铜矿很可能具有重要的创新性研究意义和找矿价值。 3.通过黔西南地区关岭丙坝和盘县黑牛坪铜矿围岩样品的水-岩相互作用模拟实验,探讨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形成的关系,并研究了铜元素在成矿流体中迁移搬运的物理化学条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雨和酸性水最容易形成高含量的成矿溶液。 4.通过低温开放体系中纳米级胶体铜的制备实验研究,笔者认为,与金、银等惰性元素不同,制备胶体铜的条件太过苛刻,不能用于地质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也表明:纳米铜胶体在没有任何保护剂存在的条件下,在低温开放体系中长期稳定存在不被氧化的可能性不大。 5.铜离子(Cu2+)与不同矿物和岩石之间的吸附实验表明:不同的矿物和岩石对纳米铜的吸附性能不同。 6.通过本次研究工作,笔者探讨了该类型铜矿成矿的机制:在表生条件下,富含Cu的峨眉山玄武岩,在雨水及表生循环水的淋滤下将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Cu活化淋滤出来,然后沿岩层运移至峨眉山玄武岩底部及茅口灰岩上部的有利位置上富集。在铜元素迁移过程中,从铜的硫化矿物被氧化分解丌始,形成铜的硫酸盐配合物迁移,最后氧化形成孔雀石、蓝铜矿、水胆矾等次生矿物。
其他文献
绘本中绚丽多彩的色彩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简洁的文字都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乐趣.绘本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并不会说理,但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
期刊
本文对云南永善,四川金阳以及重庆彭水地区所采集的立体保存的磷酸盐化石中的腕足动物化石标本(主要是Palaeobolus liantuoensis、Eohadrotretazhenbaensis以及Lingulella dav
研究人类活动、全球变化对河流水质、离子化学特征及分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河流离子化学组成可以反映水系的区域岩性,物理化学风化特征。而对于控制河流离子化学自然因素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视协,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中国视协中央电视台分会,中国视协新华社分会:由中国文联、中国视协共同主办的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
扬子古陆在Rodinia超大陆事件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华南格林维尔期造山带的西延方向、拼合过程,以及扬子古陆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样式是地学界关注的关键地质问题。康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通过对有关音乐期刊研究的文论进行梳理,从中总结规律、发现问题、揭示现有研究的不足,引导业界对音乐期刊的现实出版问题进行研究。
矿体的成矿时代和热演化史是金属矿床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成矿时代的准确限定对成矿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成矿过程的多期性和后期蚀变等原因的影响,使成矿时代的确定
作为自然界最常见、可开发的矿物之一,硫化物矿物通常具有半导体性质,在溶液的作用下,必然发生原电池腐蚀。硫化物矿物原电池效应广泛存在并影响湿法冶金(如磨矿、浮选和浸出)、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考古聚落遗址地层记录和全新世以来连续沉积的自然地层记录已引起国际学术界和各国科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举世瞩目的长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