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形挑流鼻坎水力特性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d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挑流消能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对各种体型的挑流鼻坎进行了总结。基于拱坝表孔泄洪的水槽实验,对舌形挑坎的水力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舌形挑坎与常规挑坎相比,挑射水舌的横向扩散宽度明显增加,舌形挑坎分散了下泄水流,大大减小水垫塘入射水流的单宽流量,显著降低了水舌对水垫塘底板的冲击动压。2.下泄流量小时,小舌形挑坎与大舌形挑坎相比,对水垫塘底板的冲击动压差别不显著;而在水头较高时,大舌形挑坎对水垫塘底板的动水冲击动压明显更小。3.球形挑流鼻坎挑射水舌的入水形态为弧形,与相同纵向曲率和挑角的舌形挑坎相比,球形挑坎的水舌横向扩散程度与舌形挑坎相当,但未能使水舌单宽流量分布得更均匀,甚至所形成的水垫塘底板冲击动压反而大于舌形挑坎。4.通过实验和量纲分析,推导出了计算舌形挑流鼻坎水舌入塘宽度的公式。根据该式,可由舌形挑坎的曲率半径和挑角、表孔出口断面的佛汝德数以及上下游水位差计算出水舌入水宽度。5.若要从水舌入水情况来判断一种舌形挑坎的优劣,则除了水舌入水宽度之外,还必须注意到水舌入水形状和均匀性,即:同样的水舌入水形状和均匀性条件下,横向宽度越大效果越好;同样的横向宽度和均匀性条件下,<WP=5>水舌入水形状为弧线的要好于直线形的;同样的横向宽度和入水形状条件下,水舌厚度的均匀性则成为决定的因素。6.舌形挑坎的挑角不宜过大,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其合理的上限值约在之间,高于该上限值,则舌形挑坎的效果明显降低。7.通过实验和对前人成果的分析,表明可采用常规挑坎水舌外缘抛距公式计算舌形挑坎水舌的最远抛距,其中,流速系数采用徐秉衡经验公式或长江科学院经验公式计算,水舌出射角采用渡部、仪三郎公式计算。8.进一步地,采用反弧断面左右最外缘点的抛射轨迹方程,可以初算舌形挑坎的水舌最近抛距。而采用流速修正后的质点抛射轨迹方程,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出舌形挑坎的水舌最近抛距值,其中,流速修正系数与上游下泄流量、水舌入水宽度以及流体的运动粘性系数有关。至此,根据本文的水舌宽度和抛距计算公式便可求得舌形挑坎的水舌入水形态。9.通过舌形挑流鼻坎动床冲刷实验,表明在中、小流量下,大、中、小舌形挑坎的冲坑深度差别不大,这与水垫塘底板冲击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冲坑实验反映出了不同挑坎冲刷效果之间的细微差别,即大、中、小舌形挑坎的冲坑深度依次增加。
其他文献
多属性评价与决策问题,广泛存在于水电工程领域。由于水电工程大多属于大型工程,规模庞大,影响深远,其评价与决策科学与否影响重大,而水电工程的半结构化特性,决定了模糊性是多属性
摘要:本文通过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展开论述,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设计新颖别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后作业要科学适量。  关键词:构建;师生和谐;生动有趣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2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尤其是初中英语的教育质量一直以来都比较差。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在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大背景下,如何改变这种
鸡冠菌(Laetiporus sulphureus)是一种常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真菌。近年来,随着药用真菌多糖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发现真菌多糖具有抗病毒、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成分。但关于鸡冠菌多糖的研究却很少。本实验以鸡冠菌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鸡冠菌多糖的分离纯化技术,对纯化后所得最多的LSP3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并
  随着深层油藏的开发和绿色油田的推进,深井、大斜度井、丛式井日益增多,复杂井眼条件下有杆泵井举升存在偏磨严重,检泵周期缩短的问题,杆管偏磨机理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本
会议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 AFM)在气相条件下和液相条件下分别对Al2O3模板、数字光盘、云母片等样品进行形貌扫描,分析AFM在气相和液相条件下成像的差别,优化AFM在液相工作的条件
  针对水平井数量的逐年增加,现有LWD随钻测井仪器的数量已满足不了油田施工的需求。通过对短节壳体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和电路集成化、低功耗等设计,研制了机械结构紧凑,电路集
会议
口门区淤积是江河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流水挟沙、水缓则泥沙落淤是水流的特性之一。三峡船闸下引航道因其所处特殊位置,泥沙问题备受世人嘱目。 金沙江、嘉陵江、乌
  南堡凹陷高浅北区油藏为典型的常规稠油油藏,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优势渗流通道发育,如何在特高含水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保持稳产是急需攻关解决的难题。在精细地质研究
  厄瓜多尔T区块M1油藏具有构造幅度低、边底水能量强的特点,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阶段,剩余油分布零散,预测和挖潜难度大,油田控水稳油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合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