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地区土壤放线菌分离及抑菌活性筛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ao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线菌因其代谢产物具有抗细菌、抗真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在医药卫生和农业领域应用广泛,是一类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微生物资源。土壤是放线菌的天然生存场所,从土壤中分离具有农用活性的放线菌是目前微生物农药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一些研究者已经从秦岭地区分离得到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其中一株放线菌已经被证实为链霉菌属的一个新种,即秦岭链霉菌。为进一步开发秦岭地区的放线菌资源,寻找新农用抗生素的产生菌,本研究对该地区的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并筛选其杀虫抑菌活性,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1.以高氏一号培养基为分离培养基,从秦岭地区土壤中分离得到86株放线菌。以3龄粘虫为试虫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放线菌发酵液均无明显杀虫活性。以辣椒疫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为供试病菌,进行抑菌活性初筛,发现放线菌HJ1-2、HJ2-1和HJ2-4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HJ1-2菌株的抑制效果最好,其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均达100%。2.系统测定了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对20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均达到90%以上;发酵液原液对白菜软腐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7.75mm;对稻瘟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V/V)分别为1.3、1.2、0.1和0.7mL/L;发酵液对供试病菌孢子萌发亦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番茄灰霉病菌、杨树溃疡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V/V)分别为0.7、0.2和0.5mL/L;组织试验结果表明,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原液对番茄灰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保护药效分别为71.39%和100%,其10倍稀释液对油菜菌核病的药效仍达87.0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原液对辣椒疫霉病的保护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56.40%和45.49%;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61.54%,治疗效果为51.72%。3.放线菌HJ1-2菌株发酵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对热、酸、弱碱和紫外线均较稳定。发酵液在80℃处理后抑菌活性开始下降,发酵液pH调整为3~9后抑菌活性无显著差异,用1mol/L NaOH调整发酵液pH至13后,抑菌活性显著下降;经紫外线处理后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捷克八溶剂系统纸层析法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中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可能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4.采用传统经典分类鉴定方法,从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等指征对放线菌HJ1-2菌株进行研究,初步判断其为链霉菌。PCR扩增、克隆并测定了放线菌HJ1-2菌株16S rDNA全序列。将此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16S rDNA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其序列与链霉菌属放线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均大于95%,确定HJ1-2菌株为链霉菌属放线菌。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图书馆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信息服务的营销应运而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营销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我国这些年发展速度快速的行业是酒店业,并且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这一时代背景成为我国酒店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这种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中幼龄林抚育有利于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林分综合效益,实现森林的科学、可持续经营。文章根据林场中幼林抚育的经营实践,介绍了中幼林抚育调查与设计、技术措
依据多工化环锻油压机的使用情况介绍其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确定过程及解决的问题。
目的 :探讨老年人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57例年龄≥ 60岁的老年组RA及 60例非老年组RA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非老年组RA相比 ,老年组RA男性比例
目的验证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之间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规范操作血细胞分析仪的比对试验。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及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文件
在FeBPCu系合金中通过改变P、Cu的含量以及添加Nb元素的方法,制得了高铁含量的Fe85B8.3Cu0.7P5Nb1非晶合金带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布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呈反弹趋势,我国尤甚.进入2000年以后,人间布病在我国成为报告发病数上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联合反加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
目的为充分利用轿车-行人碰撞中行人损伤信息对事故过程进行重构,提出采用有限元仿真和遗传神经网络逆向推导轿车-行人事故中碰撞参数的新方法。方法利用Hyperworks和LS-DY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