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老年人的公共艺术体验设计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466985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而原居养老现象普遍存在。为引导老年人参与丰富的艺术活动来充实日常生活,丰富精神世界,进一步缓解社会负担,促进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公共艺术还可以增加邻里交流,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本研究针对原居养老存在的问题,分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特征。从公共艺术的角度出发,将体验设计理念引入公共艺术系统设计中,并结合现代化设计手段来丰富公共艺术形式。研究对象主要为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生活水平中等及偏下的老年人。以公共艺术为切入点,为老年人拥有良好的情感心理体验提出一些理论依据和设计可行方案,进而推动社会文化福利事业与老龄化群体相适应。无锡市属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属于二线城市以及新一线城市的范畴。笔者实地调研走访了包括糜巷桥社区、尚贤社区、雪浪社区等在内的无锡市内部分安置房小区,并结合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前人成功的案例经验、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论文重点围绕公共艺术的情感关怀和面向老年人的公共艺术体验设计,在公共艺术的系统设计中引入体验设计理念,探究适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公共艺术体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从公共性、体验性、情感化、系统性、无障碍以及引导性角度论述设计原则,从生活型、社会服务型、商业型、历史型、节庆型论述丰富的设计形式。
其他文献
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劳动力竞争态势的加剧使得资质过剩感在我国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然而,目前多数研究将工作内容视为不可改变的,关注的是资质过剩感员工消极被动的情感与行为反应,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们的潜在价值与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对于组织管理实践方面的建议,这些消极结果仅仅是在表明组织不应该雇佣拥有较高资质的员工。然而这种结论还为时过早,资质过剩感也会促使员工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来精心设计自己的任务,
京杭大运河作为超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运河两岸遗留了丰富的建筑遗产,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但因以往对于大运河的保护意识还不够深刻,大运河沿线的建筑遗产及周边环境破坏相对严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许多珍贵的建筑遗产被拆毁,地域特色被推平,取而代之的是同质化建设。随着2014年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国家及学术界对于大运河遗产保护的意识不断加强,相关保护工作也在紧密开展,但保护工作始终聚焦在建筑遗产本体上
《芥子园画传》的传播与接受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明末清初时,文人画占据了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使得《芥子园画传》在内容编撰和画面风貌上以文人画的审美趣味为主要导向。繁荣的商品经济使艺术市场更加兴盛,市民阶级对文化作品的需求激增,出版印刷业蓬勃发展,雕版印刷技术的提升使得版画作品的质量更加优秀。《芥子园画传》的版本众多,又有众多翻刻、续作版本,流传十分广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人出版家参与文化事业、传统绘
传统造物是将美学和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它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思想,又体现了社会的环境氛围。紫砂壶作为造物史中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不同时代的紫砂壶审美层上的客观表现,既是研究各代紫砂壶发展演变的重要基础,也为研究该时代的社会文化和生产发展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物质证明。曼生壶作为“文人壶”这一紫砂艺术流派的开山之祖,在紫砂壶发展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仅以日常生活用具为主要功能的紫砂壶被
李广田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作为教育家,生命中最后的十六年,他在云南大学度过,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作为文学家,他融汇了“诗的圆满”和“小说的严密”,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艺理论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成就。学术界关注李广田在散文、诗歌方面的成就,相对忽略了他在文艺思想方面的贡献。而李广田的文艺思想凝练了作家的创作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有其独特性。因此本文选定了李广田的文艺思想作
伴随着互联网新型技术的发展,作品的传播范围不断地扩大,著作权制度也在数字时代背景下不断地遭受冲击。新闻、视频聚合平台的兴起,更是加剧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搭便车”行为侵害著作权人传播权益的情况。此类聚合平台主要依靠深层链接技术,对置于第三方网站上的资源进行抓取,使网络用户跳转至被链网站的次级页面或不发生跳转直接于设链网站欣赏作品。该种设链行为实际架空了著作权人对作品的控制力,侵占了被链网站的经济利
20世纪后半叶,“空间”越来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受到重视,学者们把对时间和历史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空间转向”思潮。空间成为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话题,对于空间的反思,也促使了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文化研究等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此同时,作为后现代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家,爱德华﹒索亚也开始关注并研究空间问题。在批判性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目前基于兴趣图谱展开的垂直社交成为社交网络发展的有效模式。本文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从用户垂直社交的体验过程出发,以垂直社交类应用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旨在实现用户垂直社交过程中的体验闭环。首先,本课题从“人”和“场景”的角度展开分析,以互动仪式链为视角将用户的垂直社交体验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社交互动探索阶段、短期情感形成阶段、情感能量积累阶段、忠诚度形成阶段。同时,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
近年来,在有机更新的背景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旧城区更新,商业街道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旧城更新的重点工程。苏锡常旧城区现存商业街道出现空间尺度比例失衡、街道环境千篇一律、功能活动缺乏等诸多问题,如何使旧城区的商业街道在保留城市历史记忆的同时满足人们的需求、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城市更新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以苏锡常旧城区的商业街道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从人的需求和环境认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大众消费水平的提升,文化娱乐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多以及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符号”的开发设计受到了大众的强烈欢迎。近年来,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古典小说是我国文化产业开发中重要且珍贵的文化资源,通过对中国古典小说中角色IP的开发设计,对中国古典小说进行当代性的解读,赋予其更广泛的当代影响力,拓展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使其再次焕发活力,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