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筑采暖所需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多,使得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内蒙古西部草原位于中国北部的内陆深处,处于严寒地区。当地民居建筑形式简单,存在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室内热环境质量差、建筑能耗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提升室内温度,居民普遍采用增大能源消耗的方法。但此方式虽可提高室内热环境,但却会引起建筑能耗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增多,环境污染加剧,故而不是最优的解决办法。因此如何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来解决民居中现存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首先梳理国内外有关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进展,总结超低能耗建筑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选取合适的调研地区进行调研,获取有关草原民居围护结构、居住状况、能耗情况等方面的基础资料,之后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民居,并进行室内热环境测试,以此说明民居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按照选出的典型民居构建典型草原民居建筑模型,并进行热环境和能耗分析,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其次,对影响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各个因素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关系。通过分析,得到各因素的较优值。之后利用得出的结果,构建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方案,并对此方案进行性能模拟及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案与典型民居建筑模型相比自然室温分别提高7.85℃、7.61℃和7.77℃,能耗降低12 320.47 kW·h,年增量成本为1 599.6元,年增量效益为2 969.99元。之后,对超低能耗草原民居的供热系统进行配置,并在上文的围护结构方案基础上,对供热系统进行理论性能及综合效益计算。通过计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采暖期所能提供的清洁能源供暖量是1 968.01 kW·h,年增量成本为1 787.34元,年增量效益为1 899.85元。超低能耗建筑整体方案的效益费用比为1.438。最后,通过计算,非清洁能源所需提供的供暖量为2 295.64 kW·h,折算为单位面积的能耗量为29.18 kW·h/(m~2·a),达到超低能耗建筑目标要求。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内蒙古西部草原构建超低能耗建筑提供了一种思路,从理论和应用的角度完善内蒙古西部草原超低能耗建筑的研究,为当地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