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雍乾时期宫廷刻帖研究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康雍乾时期的宫廷刻帖作为研究对象,把宫廷刻帖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帝王个人丛帖,二是集历代名家丛帖。文章分成四章,从宫内的藏书概况来说明在清统治者心里对书画藏书的重视和喜爱。清代刻帖前期以宫廷为盛,据《国朝宫史》和《续国朝宫史》记载,其镌刻法帖有百种之多,大都是乾隆时所刻。其中有集历代名家书法的丛帖,更多的则是康熙、乾隆个人的专帖,还有大量的是联句诗。康熙二十九年(1690)清宫廷刻了第1部丛帖,即《懋勤殿法帖》,这是从清宫早期所藏的墨迹和旧拓中选辑的。《渊鉴斋法帖》和《避暑山庄法帖》都是以康熙自己书写的字或临摹书家名迹刊刻而成。乾隆初年将雍正所书的训谕及各体诗文,以及临摹诸家的名迹,刻成《朗吟阁法帖》和《四宜堂法帖》。这些帖刻成后,都储藏在宫中,传拓很少,流传在?间更少,所以知者不多。故宫博物院藏有原石和初拓本。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将自己所写的诗和经书,以及临摹古代书家名迹摹勒上名,刻成《敬胜斋法帖》,共40卷。乾隆时最著名的法帖为《三希堂法帖》。此外,以《墨妙轩法帖》、《兰亭八柱帖》、《重刻淳化阁帖》等为著名。
其他文献
中西绘画融合是近代以来中国画创作所关注的核心议题。何为中西绘画融合?什么形式的中西绘画融合实践是成功的?画家如何利用中西融合探索中国画创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选择以郎世宁作为切入点,从造型法则、透视技巧、色彩语言、明暗表现等几个方面梳理郎世宁的融合实践。进而沿着“郎世宁绘画所存问题的外在表现、所存问题的内在原因、解决问题的思考”的研究脉络探索郎世宁中西融合实践中所存问题及原因,阐述郎世宁的融合实
学位
本文以陈淳的长卷画南京博物院馆藏的《花卉卷》为例进行分析探究,首先介绍了陈淳的生平与师承关系,接着从早期作品严谨温雅、中期作品简淡清逸、晚期作品刚劲爽朗三个时期分析了陈淳写意花鸟画的风格特征。同时分析了陈淳“写生之道意在情适”的写生观念,重写生不追求完全的形似,笔墨轻松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以及“游戏笔墨托物寄情”的水墨观,讲究笔墨意气,托物寄情,将意趣都溶于水墨语言之中。然后从构图形式中的势态、疏
学位
李之仪,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李之仪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当时著名书家交游频繁,诗词唱和颇多,在对其交游的研究中,可以寻绎出当时北宋书法文人群体的一些共同书学观念。李之仪在书法理论上的成就不斐,《姑溪居士全集》中涉及书法的题跋颇多,其中“凡书精神为上”不仅是李之仪书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北宋以苏轼等人为代表的书法思想核心。李之仪在书法品评中,十分注重人品,并强调“气古而韵高”,在书法创作中,提出
学位
在中国原创绘本大力发展的今天,如何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美学思想融入其中是每一位绘本创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而蔡皋作为我国原创绘本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的前辈,其绘本作品不仅有较高的艺术素养还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由此笔者将以绘画专业角度切入,在分析其绘画特点的基础上追寻其背后的思想文化和美学观念。首先,笔者在梳理蔡皋至今的个人生活和创作经历后,对其绘画作品进行概括分类。简述其绘本作品中
学位
儿童的夜晚恐惧是一种在其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调控不当出现的现象,夜晚恐惧的失衡会造成儿童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在临床研究的结果中发现,阅读疗法对于缓解儿童的夜晚恐惧具有一定有效性。而在儿童绘本的主题选择方面,有助于儿童应对夜晚恐惧的绘本内容丰富可取,适合参与儿童的情绪及心理调控过程,通过绘本创作帮助儿童缓解夜晚恐惧,避免夜晚恐惧的失调影响孩子的成长状态和未来身心发展。绘本中应对儿童夜晚恐
学位
在日常生活中,光影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话题。光影语言作为艺术表现语言之一,被广泛地运用在插画中,而在插画中光影语言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根据画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将表现方式分成三种:对光影的真实表现、对光影的选择性表现和对光影的创造性表现。在插画创作中,光影语言也始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引导视线、制造焦点、营造气氛、传递情绪、表现空间、表示时间和暗示画外信息的作用。最后结合个人插画创作实
学位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跨度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书法艺术上,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鲜于枢是元代初期著名书法家,与赵孟頫同为元代书法巨擘,有“南赵北鲜”之称,同时他们与邓文原并称为元初三大家,鲜于枢在书法观上与赵孟頫是一致的,他们在书法上都是古典主义者,二人在元初高举“复古”大旗,同时也相互学习影响,其“复古”思想影响了整个元代,直至今日,“复古”的观念也一直兴盛不衰。他们二人
学位
自欧洲中世纪开始,荒诞现象就在插画作品中存在了,其有一种说法是表现为对趣味性的追求。荒诞现象在现代的绘本、漫画中已成为一种创作者乐于使用的表现趣味性的方式,而如何使插画创作独具趣味也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探究插画中的荒诞现象也能够使创作者更好地了解读者的心理,通过对荒诞性的特点的探究,我们可以判断出读者在观看插画作品时吸引他们的重点是什么以及他们更需要的是什么,从中得出结果后才能够创作出能走进读
学位
20世纪初中国内部各阶级矛盾日益锐化,新旧思潮激烈碰撞,大批的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救国救民。为了使国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开始远赴重洋,走出国门去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知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林风眠也成为了众多踏出国门留学的学子之一。回国后的林风眠不仅是卓越的现代派绘画大师,他不但秉承了传统艺术的精神是位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而且吸收西方艺术并开创了画坛一代新风,是以民族
学位
本文通过对《江山秋色图》中水口的研究,将水口与山石、树木、建筑等画面元素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来探究水口营造手法在山水画中的角色承担、审美功能以及意境表现。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从水口的形成、位置布势、空间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明确了水口与画面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笔者发现,水口在山水画面营造的处理上,不仅因客观地理环境的不同而有所迥异,而且还受到画家思想和认知的影响而有所取舍。其次,通过对《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