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原子分子里德堡态的光谱研究及Autler—Townes分裂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4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激发态,特别是高电子激发态的研究,是分子物理和理论化学的重要前沿。本论文针对目前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实验研究了双原子分子Li2的单重里德堡态,并对Li2分子的里德堡态进行了重新分类。 本论文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关于锂分子(Li2)里德堡态的光谱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是:用脉冲激光光学—光学双共振(OODR)的实验方法,深入研究了7Li2的51∑g+,61∑g+和31∏g这三个里德堡态的较高振动能级。首次观测到51∑g+态的势能曲线的平台(v~11),实验观测到61∑g+态的势能曲线的弯曲(v=7),而不是象以前的理论预测的双极小。用带—带拟合结合RKR势能曲线的方法构造了51∑g+和61∑g+态的势能曲线。这些结果检验和推动了理论计算。 论文的第二部分是Li2分子电子态的重新分类。根据分子里德堡态在核间距平衡点附近所表现的类氢的nlλ特性首次对Li2分子现已实验观测的和理论计算的68个电子态(包括双激发态)进行了重新分类,这种分类比简单的能量排序更能体现里德堡态的性质,对里德堡态的特性预测和能级位置预测有指导意义。 近年来在光谱研究中,分子和强辐射激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越来越引起关注,特别是Autler-Townes分裂的研究。论文的第三部分是关于Li2和Na2分子的Autler-Townes分裂的实验研究。主要成果是:用OODR和微扰增强光学-光学双共振的方法(PFOODR)分别研究了Li2A1∑u+态和Na2A1∑u+~b3∏u混合态的A-T分裂。当泵浦光非共振激发Li2A1∑u+←X1∑g+的跃迁时,观察到一个通过A1∑u+的本峰和一个移动峰。同样当泵浦光非共振激发Na2A1∑u+←X1∑g+或b3∏u←X1∑g+的跃迁时,看到通过A1∑u+的本峰,通过b3∏u的本峰,和一个来自于A1∑u+和b3∏u的叠加产生的移动峰。研究了本峰和移动峰的相对强度与激光失谐量、激光强度、缓冲气体压力的关系。用缀饰态理论解释了A-T分裂的产生。Na2分子的微扰能级的A-T分裂属首次研究,它的研究对进一步研究自发发射的相干抵消等量子干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简单回顾了慢效应的发现和研究历史,指出电介质的介电行为与边界有关,甚至与样品的外形尺寸有关.总结了二十多年来在放弃传统的循环边界条件下建立有限晶格振动通用程序,令体
干部个人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往往被认为是个人私事。其实不然。有些干部平时在单位上受纪律的约束,把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言行举止有所收敛。但干部在“八小时以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难道不是真理?rn韩愈的《答李翊书》,堪称写作教育之经典.他在文中说:“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期刊
快中子能谱是中子核反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在核反应理论研究中作为检验核反应机制的主要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一切核工程所需要的基础核数据.其应用范围包括反应堆工
该论文的工作主要是利用微扰增强光学-光学双共振(PerturbationFacilitated Optical-Optical Double Resonance,简称PFOODR)方法对Li和Na双原子分子的高激发三重里德堡态进行
该文从理论上对低维半导体系统的非线性光学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推导了若干半导体微结构的非线性极化率的表达式,研究分析了光波在量子点中的拉曼散射过程,对柱型量子点
2014年12月2日,“在一起,最一线”——北上广深市场营销高峰论坛在东莞举办,本次论坛吸引了超过100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地面频道,4A及本土广告公司代表;日化
该文主要研究了在经典电磁场作用下介观约瑟夫森结的动力学性质.宏观约瑟夫森结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研究,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做出足够小的约瑟夫森器件.由于介观约瑟夫森
光学频率变换研究自激光器发明以来就已开始。随着各种高效非线性晶体和高性能激光器的出现,光学参量上转换和下转换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将激光波长拓展到从紫外到远红外的范
窄带宽非经典态是量子信息过程的重要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量子密钥、量子隐形传态、量子计算、鬼成像等领域。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可以制备包括纠缠态和单光子态在内的多种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