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与城-明清广东地方城市的古塔探研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塔源自古印度的“窣堵坡”,为埋葬舍利的纪念性建筑,自东汉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建筑相结合,发展成为形式多样的中国式塔。古塔屹立于山峦、湖畔、寺庙或城市等环境之中,居高临下,成为山水环境或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明清时期古塔的营建融合了儒释道文化,具有多重功用,大量古塔的选址结合城市空间及自然环境要素,成为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的构成元素之一。明清时期是广东地区建塔的鼎盛期,同时亦是广东地方城市建塔的高峰期,大量地方城市共建有近百座古塔。古塔在利用地理环境、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有丰富的内涵,系统地研究古塔与城市构成的空间特征,是对广东地区古代城市营建史的一种微观补充,也是中国明清古塔地域化特征的局部探讨。本文以广东明清地方城市古塔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考察、实地调研、GIS技术及分类演绎归纳等方法,从建筑形制、城市规划、景观艺术等几方面对广东地方城市古塔的历史发展、分布特征、空间特征、功用及地域特征5个问题作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明清城市古塔的背景研究。通过研读历史文献、地方志书、相关研究专著及实地调研,整理了广东古塔的现状,并结合实例,概括其发展演变。第二部分为明清古塔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探析。首先从州县设立年代、经济、政治、地形、水运交通五方面,探讨广东地方城市古塔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而对明清古塔与地方城市构成的塔—城—山水空间格局作分类研究,分析古塔与城市空间的特征及古塔的分布选址。最后从营建动因、精神文化空间及物质文化空间三方面对古塔的功用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广东地方城市古塔丰富的营建内涵。第三部分为广东明清古塔的地域特征研究。基于相关研究及实地测绘的资料整理,按古塔的构成部分采用分类归纳法,概括明代广东城市古塔整体形制和表观特征。继而对广东明代古塔的地方性差异及明清两代古塔的表观特征差异作初步探析。
其他文献
羊毛采用4种无氯丝光工艺(高锰酸钾法、双氧水+酶法,过一硫酸氢钾法和过氧乙酸法)处理,发现经过丝光处理的羊毛白度有所增加,黄度下降,但断裂强度降低。通过扫描电镜可知,丝光工艺对
以烧结煤矸石多孔砖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构成的外墙内保温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外墙传热系数进行测试,并重点对热桥部位防结露进行计算分析。分析认为,烧结煤矸石多孔砖外墙内保温
公路路基作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在具体施工时要保持公路具有充分的强度和稳定性,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时,要对公路施工
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DOW)和杜邦公司(DuPont Co.,DD)6月15日称,两家公司延迟的合并交易获得美国司法部批准,为完成交易而无需进一步剥离资产扫清了道路。
[目的]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为北仑口岸进口废物中的疫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分2种模式进行,分别为先实施查验后卫生处理及先卫生处理后实施查验。[结果]共查验来自9个国
刊行于1617年,明代剧作家汤显祖(1550-1616)的《牡丹亭》(全称《牡丹亭还魂记》)因其曲折的情节、典雅的文辞和深沉的寓意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品之一,它不啻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相当高的地位。近年来,在“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古典文化作品也被越来越多地翻译成西班牙语,而《牡丹亭》则是其中之一;同时,因其所蕴含的种种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意象,该作品具有相
目的:研制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rhIFN-β1b)并对其质量进行鉴定.方法:采用高压匀浆破菌、离心分离包涵体、有机抽提、酸沉淀、Sephacryl S-200、Sephadex G-75等进行分离
近日,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组织(ZDHC)发布了制造业生产限用物质清单(MRSL)一致性指引,旨在就服装和鞋类生产中使用的禁用化学品通用限值达成一致,帮助供应链上的化学品供应商、制造商
研究了纯棉平纹汗布的织造参数、丝光、定形过软工艺对仿丝绸效果、白度和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14.76tex/1纯棉平纹汗布,织造应采用32针及以上针筒。适合的丝光工艺为:碱浓28
本文论述了对大连国境口岸疾病监测中应用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网点及登轮监测三种方法研究情况。认为血清流行病学适用于对各类传染性疾病的既往和现况以及隐性感染者的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