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中“树-鸟”图像在岩彩创作中的再表达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975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画像石是中国艺术发展中独特的文化遗产,其中,汉代墓葬建设者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树-鸟”的形象。岩彩画材料是一种循环的物质,它与汉画像石所表达的宇宙象征主义有相似之处。本文主要探索的是汉画像石中“树-鸟”图像的再表达,文章应用了文献研究法、图像学、象征符号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对汉画像石中“树-鸟”图像进行了分区域的梳理和精神内涵分析;第二部分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汉画像石中“树-鸟”图像的特殊视觉语言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探讨岩彩与画像石“树-鸟”图像所隐喻的生命意识结合的契合度;第四部分通过创作实践与运用结合汉画像石中的“树-鸟”图像探索再表达的可能性。古往今来汉人都非常重视人在天地间的地位,然而时代的特征使人对生命的理解越来越概念化,如何通过作品媒介与语言对传统艺术资源进行当代转换值得我们深入探索与实践。
其他文献
林风眠将西方的现代艺术引进中国,站在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之间,用调和中西艺术的手段成功发展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貌。他的艺术成熟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期,然而其作品却透露出一种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特征。中国当代绘画受西方的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影响巨大,但却缺少具有本民族内核的作品,林风眠的艺术创作道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共分三部分:首先论述林风眠艺术的形成,总结出其创作方法;然后再对比他的艺
学位
市井生活是最为普遍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而在简单朴素的日常生活中往往蕴藏着生活美和艺术美,在笔者的学习和创作当中,发现具象绘画的内涵与思考往往来源于最为普通的民众生活,只有发掘出生活中独特的意象,才可以创作出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才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艺术服务于人民。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表述笔者研究以市井生活为题材的具象绘画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展现了广大民众所创造的美好生活中包含着浓厚的人文情
学位
大自然一直都是艺术家所热衷的主题,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自然图谱到18世纪时被称为博物画,开始作为一门科学进行正规的分类。在人类记载未知世界和感受自然的过程中,通过艺术绘画的形式将博物学知识重现并整理出来,科普插画凭借着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特点还原了大自然真实的面貌。本文以自然图谱中的生命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中西图谱在视觉艺术上的发展,探讨科普插图的
学位
软件无线电的快速发展,对信号采集与处理平台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目标识别和实时处理能力提出新挑战。高带宽信号的波束形成算法能有效提高信号识别,抗干扰和获取更多信息能力,得到广泛应用。此外,相较于数字信号处理器,FPGA能够实时处理高采样率信号,并根据不同环境需求定制化设计,因此在FPGA上研究并实现信号采集与处理平台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从信号采集、实时处理和传输三个方向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实时信号采集
学位
从古至今,写意人物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生变化,继承与发展创新是当代写意人物画创作的必然要求。本论文聚焦陕西剪纸的艺术手法在写意人物画实践中的借鉴与融合。采用图像学、形式分析学、民俗学以及探索实践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当代艺术史中人物画与本土民间美术相融合的艺术形式,结合当下时代特点,探索选取适于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试图将陕西剪纸的造型特征有机的融入到写意人物画创作中去,做有意义
学位
早期的影像技术为架上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但是随着影像技术的逐渐成熟,架上绘画也进入了发展瓶颈,甚至存在被影像取代的危机。本文尝试以时间轴为纵坐标,梳理影像技术发展对架上绘画产生的进步,总结架上绘画被影像介入后产生的变革。以一个绘画专业研究生的视角解读这些变化对我创作产生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为笔者为这次研究所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介绍以及研究现状的整理。第二部分以影像技术发展
学位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绘画作品的“氛围”。首先阐述“氛围”的含义,列举营造“氛围”的因素,其次通过例举艺术家的绘画作品进一步具体说明“氛围”的生成,总结并联系自身的绘画实践突出绘画作品的“氛围”营造。“氛围”不是看的见的、摸得着的、具体的事物,而是沉浸者通过对绘画作品直观感应、感受、应合出的气氛。在绘画作品中所笼罩着的气氛、营造出来的意境,也可以称为是:精神的世界、意蕴的世界。这种氛围是让人震撼、感人肺
学位
本文主要关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都市环境中归途众生相的表现与状态。归途众生相在此指向在归家途中、或无途可归、无归属感的底层人群的状态与表现,笔者作品的关注点在都市中底层人群的状态和心理空间上,选取真实生活情绪的图像,画者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都市中的世人的面貌与状态表现,采用艺术心理学、符号学、图像学、形式分析和实践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以油画这一材料媒介为出发点,探析当下高压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底层
学位
论文聚焦于植物景观水彩画创作,采用图像学、美术心理学、形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外植物题材绘画作品的规律,结合自身的喜好与时代精神,用奇特的观看视角,营造出奇幻的梦之境。文章分为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从奇幻视角入手,简述奇幻的概念、特点和审美价值,结合中外艺术家的作品阐述植物象征的意义和借鉴作用。第二部分从视觉艺术的层面,分析形、空间、色彩,形体的观看和视觉艺术的简化性使得笔者找到了创作素材
学位
当绘画作为一门表达的语言时,创作主体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其生活的现实世界有所感知,无时无刻的观察、感受、铭记、整合周遭的人与事物,因此艺术作品含有叙说现实的成分;在这一通过视觉图像向外界发声的过程中,仍包含着自身的思考、联想、情感等个体经验因素,这便是与现实对应的---人的心理状态---虚构。这使得图像并不等同于摄影纪实般的存在,而是增添了人的成分,这是理性世界与感性世界的交汇,是外部空间与内心空间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