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东南地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g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层析成像(Seismic Tomography)基于模型进行数据拟合,是一种利用地震波资料反演地球深部信息,以确定地下精细结构和局部非均匀性的地球物理学手段。在地震学者的不断努力下,该方法逐渐发展完善,并应用于全球多区域的地壳深部研究中,成果丰硕。甘东南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处于构造活动强烈的南北地震带北部,是青藏高原块体、鄂尔多斯块体、阿拉善块体与华南块体的交汇区域。该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大型断裂发育,深部存在地壳厚度的陡变带和重力变化的梯度带,具有发生强震的深部构造背景和历史背景,是地学研究者重点关注的地区。本文简述了甘东南地区的构造基本情况以及地震层析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研究区自观测记录以来52年的固定台站和流动台站记录到的区域地震资料,联合使用Pg、Sg、Pm、Sm、Pn、Sn震相,基于P波初始速度模型,进行速度结构与地震位置参数联合反演,共筛选出地震事件24544个,有效S-P记录219559条,总最小走时标准差为0.790691,获得了甘东南地区的速度结构模型,并以此作为输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研究区内3个台站以上记录的地震进行重定位,筛选出地震事件35880个,获得了区域内地震定位结果,得到震源深度集中优势分布范围为5-20km。结合断裂、地震分布关系及区域内构造活动资料,得出结论:研究区内莫霍面存在三个明显的深度梯度带,且若尔盖地区可能相对完整,阻挡着青藏高原向东运动,区域东边缘形成一条梯度带,受推挤作用应力累积量增大,是未来强震预测的关注地区;获得了研究区西部西秦岭北缘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光盖山-迭山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几条大型活动断裂西段,以及东昆仑断裂东段,玛多-甘德断裂的深浅构造关系;结合速度结构、地震分布及地表断层分布,分析了甘东南地区历史上两次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经分析,推测可能存在“岷县-礼县-两当断裂”,为1654年礼县8级地震的发震断裂;推测1879年武都南8级地震主震发震构造可能受哈南-青山湾-稻畦子断裂和文县-康县-略阳断裂共同作用,且震源深度约为15-25km。经比对分析,认为本文结果与区域地质构造及前人相关研究基本吻合,具有较高可信度。本文区别于前人研究,所用地震数据全面,为研究区内自观测记录以来的震相资料。另外,本文对甘东南地区活动断裂及孕震环境的研究,判定地震危险区等工作有积极贡献,同时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形成及扩展机制等方面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其他文献
变后掠翼飞行器具有在飞行中通过改变机翼后掠角来改进飞行器升阻特性的优点,使飞行器飞行性能在高速、低速飞行任务中都能得到优化。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变形翼面和相关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以改善变后掠翼动强度、热强度为目的,通过理论和工程方法计算得到气动力和气动热载荷,有限元仿真求解计算变后掠翼的收缩过程特征,同时分析了变后掠翼结构的结构和飞行环境参数对变后掠翼结构强度的影响,为变后掠翼结构的热防护设计和动力
学位
近年来,我国航天工业的建设成果颇丰,但对于小天体探测的研究,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小天体的微重力环境、不可预知的物理结构、复杂的表面形貌等都为探测器在小天体表面的着陆增加了难度,因此,建立合理的探测器和天体模型,对探测器在天体表面的着陆过程进行仿真,为后续探测器的登陆提供数据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探测器采集筒采样模型为主,利用软件建立了完整探测器模型,考虑了模型中的特定结构,并对探测器模型进行了合
学位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高速发展,复合材料的需求量愈来愈大,要求也愈来愈高。网格承力筒作为主承力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结构中,目前现役的火箭型号中80%的火箭舱段结构采用网格承力筒,因此关于网格承力筒的研究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通过理论推导、数值仿真、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从多角度对网格承力筒力学性能进行研究。通过等效连续介质法推导了环筋厚度和螺旋筋厚度不等厚承力筒的刚度公式,通过仿真验证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学位
传统巴基纸的微观结构是由一定数量的短碳纳米管相互缠绕而成,这导致其力学性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巴基纸的力学性质,进而更好地满足未来航空航天、军事装备等领域的需求。本文受自然界中蚕茧结构的启发,结合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计算方法探究了基于单根超长碳纳米管构建高度缠绕的巴基纸结构的面内力学性质以及其力学增强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巴基纸的冲击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单根碳纳米管,采用一
学位
青藏高原藏南地区发育了7条近南北走向的伸展构造,称为藏南裂谷系,是高原现今最显著的构造特征之一。仲巴裂谷位于藏南裂谷系的西侧,其内活动断裂发育,断错地貌清晰。然而,目前关于仲巴裂谷活动特征的研究尚属空白,制约了对整个藏南裂谷系变形机制的认识。本文以仲巴裂谷为研究对象,通过构造地貌学主要研究方法,获得了裂谷带主要地貌因子特征及流域侵蚀速率,并对区域地貌发育特征与区域构造活动的关系做了相应探讨。论文取
学位
数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基础学科,是脱离具体事物的抽象化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几何直观能力,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逻辑较强的数学问题利用图形直观化、具体化、简单化。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直观感知,积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强化学生画图技能,加强实践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期刊
黄土是一种具有地震易损性与水敏性等特殊性质的第四纪沉积物,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滑坡、震陷与液化等灾害。木质素作为一种环保而经济的新型地基处理材料,在合适的掺量下能有效提升黄土路基的抗震性能。然而,现阶段木质素在路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尚显不足,开展地震作用下木质素改良黄土路基的动力响应特征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基于木质素改良黄土的室内试验结果,综合运用现场波速试验、有限元数值模拟、回
学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作为轻质高强的优质材料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行业。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部件往往需要面对复杂的多轴服役工况,例如航空发动机叶片在工作期间就同时承受着离心力与气动载荷带来的弯矩与剪切。如何正确认识与评估多轴载荷工况下的部件强度问题对于推动复合材料应用,促进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复合材料双轴载荷下的试验研究尚无统一标准,针对拉伸-剪切双轴载
学位
多孔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防隔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等重要领域。然而,由于多孔陶瓷材料为典型的脆性材料,机械性能较差,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因此,在确保其防隔热性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力学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近几年来,仿生复合材料因其诸多优异性能而获得迅速发展,其中仿生Bouligand结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抗冲击力学性能,这为多孔陶瓷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学位
我国西北部因其丰富的风力资源建造了为数众多的风电基地,但该地区也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灾害发生后,快速收集风电基地的有效信息对开展紧急救灾行动必不可少。而雷达遥感所具有的特性使得其在应急响应等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受灾严重的风电基地,依靠人工等传统方式去获取电力设施的位置和状态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会影响受灾区域的电力供应和电网稳定,因此快速的获取风电基地内电力设施的所在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