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静压复合润滑原理的气体止推轴承技术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体润滑技术是实现超精密运动基准的主要手段,是超精加工装备、超精检测系统和超精密光机电一体化仪器与装备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超精密仪器装备技术的发展,精度性能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运动基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超精密、高刚度和大载荷等方面,经典气体润滑技术承载能力和刚度较低,直接制约和影响了超精密仪器装备技术的发展。  本课题“基于动静压复合润滑原理的气体止推轴承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超精密、高刚度、大载荷和低流量回转基准问题,着重以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为对象,开展理论描述、建模、静态试验验证、动态仿真和对比工作,解决其工作机理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首先,针对莱利轴承的基础理论模型,即无限宽阶形动压平板,进行机理研究,在不可压缩条件下建立了承载能力和刚度的解析模型,分别以最大承载能力和最大刚度为目标函数,对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经典理论在无限宽阶形动压平板的优化问题上存在偏差;采用二维有限元仿真技术,在可压缩条件下进行了结构优化,提出了可压缩条件下的最佳结构参数修正方法;采用过渡因子法能够有效抑制沟槽根部的漩流现象,有限元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过度因子为0.6,采用最佳过度因子,承载能力提高6%。  为揭示动静压之间的耦合规律,在不可压缩条件下,以惠普尔理论和压力对数分布假设为基础,构建了三种典型结构形式的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在不可压缩条件下建立了相应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流量的归一化解析模型,对解析模型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1)泵出式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在充分利用了动静压承载能力和刚度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动静压之间的耦合作用,在三种结构形式中其刚度和流量是最大的;(2)人字槽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利用了动静压之间的结构耦合,但动静压之间的压力耦合以及压力与结构之间的交叉耦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刚度和流量介于泵入式与泵出式之间;(3)对于泵入式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其表面特征函数恒小于零,说明动静压之间的结构耦合严重削弱了承载能力和刚度,而压力耦合却大幅度减小了气体轴承流量,这种形式的复合轴承承载能力、刚度和流量是最小的,在静态条件下,由于动压效应和压力耦合消失,其气体流量反而会大幅度增加。  在对三种典型结构形式的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的分析对比基础之上,提出了动静压复合气体轴承的统一归一化解析模型,解析表达了动静压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为动静压复合润滑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线性化近似方法。  构建了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静态实验系统,实验验证了三种典型结构动静压复合润滑气体止推轴承的静态增益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在静态条件下,与经典静压气体润滑轴承相比,泵出式止推轴承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5.3倍,最大刚度提高了7.2倍;人字槽止推轴承极限承载能力提高了4.6倍,最大刚度提高了6倍;泵入式止推轴承极限承载能力降低了75%,最大刚度降低了78%,气体流量增大2倍左右,因此这种结构形式不适用于低速轴承。实验过程中未发生不稳定现象。  动态仿真表明:在动态条件下由于动压效应和压力耦合作用,泵出式和人字槽型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将进一步提高;而泵入式轴承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在给定参数下,仍然大于经典的静压气体轴承。
其他文献
学位
国际海事组织IMO拟通过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建立适用于所有营运船舶的强制性能效标准,逐步控制和减少海上的CO2排放总量。而燃油开支在船舶运行成本中所占比例最大,该计划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变频技术、螺旋桨技术的发展且日益成熟,船舶电力推进技术在节能环保、机动性、可靠性和推进效率方面有着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由于船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路运输市场呈现了空前的繁荣。在我国内河航道内,船舶数量快速增加,船舶吨位、柴油机功率也不断加大,船舶运输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
作为一种新产品开发和消化、吸收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手段,逆向工程技术的研究正受到各国工业界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点数据的多视对齐是逆向工程点数据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对齐精度直接影响后续的模型重建工作的可行性和重构精度。 论文主要论述了点数据多视对齐软件系统的研究。首先,简述了逆向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提出了点数据多视对齐的问题,并针对其它相关
期刊
随着高含硫气藏的开发,析出的硫会对储层造成伤害,影响气井的正常生产,因此,准确预测硫的沉积对酸性气田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根据气、液、固三相流动规律,
传感器是系统获得数据的关键环节,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传感器发生了故障而未被检测到,则可能对系统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对传感器进行故障诊断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近年来国内外高速无缝铁路迅猛发展,由于钢轨的温度应力是影响无缝铁路结构健康及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钢轨的温度应力变的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基于电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