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社自主性的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面对持续化的“三农”问题,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并积极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政府与市场的积极建构使得乡村整体发展状况渐佳,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权力渗透、资本侵蚀与空间特色消失等问题。按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关系。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的视角,将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过程“嵌入”到政府、市场、农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关系变迁过程中。通过对乡村转型发展主导模式、存在问题以及根源的分析,指出村社自主性的培育是实现乡村可持续性发展转型的有效工具。论文从村社自主性内涵入手,探讨了村社自主性导向下的乡村发展转型思路,并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路径。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乡村发展转型的主导模式,辩证地看待每种模式下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并针对消极效应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其次,通过对村社自主性概念及其延伸内涵的解读,构建村社自主性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并探究了村社自主性导向下的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路径。研究认为:在社会层面,通过重塑村社共同体,能够提升村社在乡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乡村的“主动转型”;在经济层面,通过创新合作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自身造血”能力;在空间层面,通过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以村社组织为主体整治农地、整理建设用地、盘活自然人文资源,能够优化乡村空间格局,从而更好地传承乡村“地域空间特色”。最后,结合河南信阳郝堂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引导阶段郝堂村转型发展困境和转折,解析了郝堂村村社组织自主性建构的过程,剖析了村社组织主导下乡村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路径与特征,以此作为实证研究部分为论文主要观点提供支撑。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社会行业的各个角落.传统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接受不了网络信息化的冲击,因此企业对于人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是道路工程测绘中的重要技术,以道路工程测绘质量为前提,从道路工程分类与要求、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介绍、在道路工程测绘中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地面三维激光扫
讨论了带有多个滞时量的延时微分方程的数值稳定性,分析了块θ-方法求解多延迟微分方程的Pm-稳定性和兕。一稳定性的条件,证明了块θ-方法Pm-稳定的充要条件是1/2≤0≤1,块θ-方
采用电子柬蒸发方法在n—Si(100)衬底上制备Pb(ZrxTi1-x)O3(简记为PZT)多晶薄膜.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PZT薄膜的结晶择优取向与Zr/Ti成分比、生长温度、退火气氛和退火温度的关系.结果表
<正>~~
期刊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教学档案的建设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平台。不过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在推动教学档案工作时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类整理入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教育管理体系也日趋完善,这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亟待克服的难题。
高校档案对高校的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功能。然而,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和高校都对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提出了多元化需求。对
2~4月的春天,出门时冷到要穿大衣,到了中午温度又升高,变成只需穿外套.……
期刊
讨论了多响应变量模型的D最优稳健设计问题.在每个响应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线性回归关系的假定下,针对偏差向量函数属于某一给定的L2邻域的情形,得到了D最优准则下设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