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崇尚文化内涵、追求文化品味为核心的文化体验游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观光游,而成为当今主流的旅游方式之一。佛教于两汉交替之际自印度传入我国,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发展,日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价值吸引了众多游人前往朝拜、观光、修学和游憩,且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宗教旅游的兴起,佛教文化旅游成为了时下热门的文化经济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佛教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而且有利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然而,由于受到对佛教文化资源旅游认识不足、地方投入财力等诸多因素所限,目前我国佛教文化旅游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较为单一,品牌效益尚未形成等问题。因此,探寻一条科学、合理的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之路,对保护与开发利用佛教文化资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位于我国云南省南端的西双版纳,凭借其良好的地理区位与气候优势,不仅具有神秘的热带雨林景观、奇特的民族风情,还蕴藏着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佛教文化资源是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双版纳独特的资源优势。文章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佛教文化资源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再以云南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作为具体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西双版纳佛教文化的起源、佛教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价值,阐述目前西双版纳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意义及现状。针对西双版纳佛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桂林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桂林旅游业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步迈向国际化。为了保护漓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和居民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于受各种
宗族(家族)组织,是人类基于生物性基础而建立的重要社会联系方式,一度是中国社会的整体方案。19世纪以来,在西方现代性的强势压迫下,尤其是在建立强大民族国家的各种运动中,宗族的经
展览名称:第二届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大展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时间:2016年6月9日——6月15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2号—5号厅展品数量:206件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
通过杂交稻汕优 5 5 9不同密度试验 ,探讨了地膜旱管稻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分析了密度与分蘖成穗率、粒叶比、干物质生产量等群体质量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分枝性状为研究对象 ,以紧凑型和松散型两类品种为杂交亲本进行正反交 ,试验结果表明 :紧凑型×松散型、松散型×紧凑型F1所考察的 9个农艺性状均表现出显著的平均优势和一
生产劳动理论在技术演进的推进下形成,其理论范围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逐步拓展。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分可以追溯到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社会资源更多地配置于生产劳动
通过三点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高C/N禾本科秸秆对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烟区土壤通透性的影响及烟叶产质量效应.结果表明:在烤烟移栽起垄前平翻施一定数量的禾本科秸秆秆糠(田烟施1
期刊
目的评估2010年南阳市卧龙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实施效果,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9月对卧龙区193 738名8月龄至14岁儿童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报告接种率
半矮秆大豆新品系通过垄作和平作窄行密植产量比较 ,同一品系垄作高产、平作窄行密植不一定高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 :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直接影响单株粒重的性状是单株粒数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