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对镉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aopeng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对水体的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利用藻类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因其有效、低廉和环保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一领域的工作在机理研究、方法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着不足。本研究通过建立莱茵衣藻(以下简称衣藻)(?)重金属镉吸附系统:从耐受性测试方面来了解重金属镉对衣藻的生理影响、评估其应用的可能性;从衣藻吸附镉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角度来解释衣藻生物吸附的行为、过程以及吸附潜力;建立金属浓度、藻量之间应用上的适宜的关系;从pH值、背景离子等外界条件入手来探讨不同环境因素对衣藻生物吸附的影响;运用化学修饰和物理吸附的方法研究了衣藻的吸附机理;比较分析各个洗脱试剂在衣藻吸附后的洗脱效能;从应用角度出发,利用固定化技术包埋衣藻,并同时评价环境因素对固定化衣藻吸附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有:通过耐受性实验,得出衣藻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重金属镉,衣藻密度越大,耐受性个体越多,整体耐受性越强,有利于对污染水体进行生物修复,因此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衣藻和固定化衣藻对重金属镉的吸附的动力学过程均可用Lagergren一级动力学模型和由Gauss-Newton及Levenberg-Marquardt所建立的方法推演出来的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很好的拟合,实验数据对模型的适应说明衣藻及固定化衣藻对镉离子的吸附遵循着一定的指数关系。由此,可以对吸附行为和过程进行可靠的预测,并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衣藻对镉的热力学等温吸附过程遵循着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这两个模型对不同镉浓度与衣藻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很好的解释。实际应用中,可以据此来判断吸附用的藻量和欲清除镉量之间的施用关系。衣藻和固定化衣藻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在pH6.0左右达到最佳吸附,但pH的变化对衣藻吸附镉的影响较大;固定化衣藻则在极低pH值下吸附受到显著影响,在pH3-8的范围内,所受影响不大;背景阳离子的存在对二者吸附的影响非常显著,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离子交换为衣藻生物吸附的主要机制。通过化学修饰和物理吸附实验,揭示了在衣藻生物吸附过程中,功能基团如羧基、羟基和氨基等为吸附的主要位点,物理吸附量约占整个吸附量的5.5%,生物化学吸附过程为衣藻吸附镉的主要过程。衣藻吸附后的洗脱剂的选择,生活衣藻要选择如NaCl等物理化学性质比较温和的试剂,死亡衣藻则选用HCl比较合适,不过还需摸索其它更适宜的洗脱剂。
其他文献
语言是社会的镜子,与社会变化、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随着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变革,政治用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大批前苏联时期的政治词语或遭到淘汰,或已进入
目的分析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进行腹腔镜疝修补的腹股沟疝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012《刑事诉讼法》对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予以认可,从理论维度对传统的证据转换说予以否定,行政证据刑事司法化应运而生。较证据转换说而言,行政证据刑事司法化更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URSA)外周血中IL-2、IL-6的影响。方法:本实验研究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URSA妊娠失败
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各国的生态环境,各国在生物入侵的预警、预防、预测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文章引介了当前入侵预测中主要采用的3种方法(即统计方法、生理方法和分析方法),
通过阐述两个教学案例,讨论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利用教材中的生物学发现史,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在生存与发展两个目标的阐释框架下,分析其持续性和竞争力的两个耦合运行机理,以及共生力、平衡力、组织力和生长力的四种力量,构建出创新生态系统的"四轮驱动"健康评估模型
在常规的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基础上,结合主动配电系统特点,考虑可控负荷的影响,建立了分布式电源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模型用于求解接入主动配电系统的分布式电源最
数据中心是一个服务器的集群,它通常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台服务器的有机集合体,庞大的服务器数量决定了它的性能表现与其互联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像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决定着它的网络容量和通信特性一样,数据中心的网络结构对其性能和容量等的影响也非常大。当前对数据中心网络结构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线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另一类是无线结构的数据中心网络。本文的研究对象ExCCC-DCN是一种基于ExCC
本文指出对于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特别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在理论界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认清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对于区分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