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amsha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具有为社会提供木材及其副产品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保持环境、净化空气、蓄水保土、休闲旅游等功能。生态公益林经营是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需要。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的完善是生态公益林经营活动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本论文在已有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问题,运用系统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广州市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研究,提出了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系统思路。除前言和结论与讨论部分外,本文主要由理论基础、框架构建、实例分析和建设思路四个部分组成。 理论基础部分首先界定了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的相关概念。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机制是依据一定的运行机理对生态公益林经营过程中的各子系统或子机制之间的耦合关系,调节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以实现对生态公益林经营的组织、协调、控制和完善,具体体现了生态公益林经营系统作为一个实体的运动规律。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研究理论依据包括系统学、现代管理学、森林经理学、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分类经营和森林资源的公共性及其外部性理论等。 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的目的在于推动经营行为顺利进行,实现经营目标。合理有序的经营体系必须具备运行所需要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监督机制、反馈机制和保障机制五个方面。五个机制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体系框架的构建明确了五个机制各自的目的、功能、内容和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 本文利用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体系框架对广州市的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生态公益林经营的决策环节过分强调政府权威,而忽视了其它主体的作用; (2)动力不足致使经营活动的参与者缺乏积极性; (3)监督的形式和内容单一,作用不显著; (4)经营过程中信息缺乏,流通不畅; (5)法制、资金和技术服务对经营活动的保障能力有限。 结合理论框架和实际情况分析,理出生态公益林经营机制的建设思路: (1)构建多方参与的决策机制,各个主体协同发挥决策作用; (2)建立奖惩结合的动力机制,激励与约束并存,适应不同参与者的不同需求; (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全面系统的对经营构成中的人、财、资源进行监督; (4)建立顺畅的反馈回路,营造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网络,保证经营过程中信息畅通; (5)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政府通过完善法制、资金和技术服务体系,保障生态公益林经营顺利、持续进行。
其他文献
本文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两种林型的树种混交结构、不同混交结构林分土壤养分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主要乔木灌木
水分是制约黄土区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决定性因子。因此该区的植被建设应考虑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前提,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宜造林密度,充分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
土壤侵蚀所引起的土地退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风水复合侵蚀已被列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科学的热点研究领域和前沿科学问题。因此加强风水复合侵蚀的研究对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北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杨树育种工作面临问题主要是杨树的定向改良和缩短育种周期。利
为促进全国基础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英语教育教学新理念,在成功举办第九届“新标准杯”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的基础上,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
该文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采用生物多样性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盐池县土地荒漠化主要成因、近年来土壤及植被的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盐池县土地荒
在我国半干旱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缺乏,降水是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水源,但时空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低。雨水集流是解决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论文通过对半干旱区降
本文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中植被与水资源关系不协调的问题,以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SPAC)理论为基础,选择几种主要的水土保持灌木柽柳(Tamarixramosissma Ledeb.)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是专一危害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及其变种千头椿的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根部为害。由于其生活周期长、活动场所隐蔽,缺乏有效防控,且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