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鱼舷提网动力浮棒设计与仿真实验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5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舷提网是秋刀鱼捕捞作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捕捞作业主要分为放网、诱网、起网三个步骤。秋刀鱼是大洋洄游性鱼类,速度快,行动敏捷。在舷提网作业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浮棒不能及时到达指定区域,导致网衣中部的沉降深度不够而减小了灯诱区的空间体积,因此动力浮棒的推进速度是影响舷提网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推动力和浮棒结构决定了动力浮棒是否能够稳定推进,推动力大的动力浮棒能提升工作效率,增加渔船的放网次数,提高经济效益。为减少秋刀鱼舷提网单次放网时间,提高捕捞效率,设计了一种可主动式作业的秋刀鱼舷提网动力浮棒并对其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理论计算和力学分析证实了动力浮棒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并通过稳性计算得出动力浮棒三维模型尺寸。根据秋刀鱼捕捞作业的需求,提出了以水下推进器作为动力装置。在此基础上,应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实现动力浮棒的设计。(2)动力浮棒的仿真试验及结果分析。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以及SST k-ω湍流模型方程,使用Ansys CFD软件,对动力浮棒在不同吃水深度和速度下的水体阻力进行仿真试验,为动力浮棒设计合理性提供依据。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推进速度在0.1-0.5m/s范围内,阻力与推进速度呈正相关,其中推进速度在0.2-0.4m/s范围内阻力增加最快,其余区间内阻力增加较为缓慢;涉水深度在210-360mm范围内,阻力与涉水深度呈正相关,涉水深度在360-720mm范围内,阻力与涉水深度呈负相关。经过多次仿真试验表明,涉水深度由210mm增加至270mm,浮棒所受阻力依次递增。5组涉水深度下动力浮棒所受阻力在0.1-0.5m/s区间内随推进速度提升而增大,从总体的增长趋势观察,动力浮棒受到的阻力与推进速度的提升成正比。(3)室内试验、样机试验、海上试验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室内水槽试验表明推进器产生的力矩导致浮棒旋转,浮棒失去推动力,需要注意安装位置,尽量避免推进器和浮棒之间产生距离。样机试验根据秋刀鱼捕捞的作业环境制定最可靠的安装方法,证实了选用毛竹和多圆柱体的结构设计可有效阻止浮棒在推进过程中的自转,且推进器的安装位置有效地避免力臂产生,使得推进器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海上试验初步证实了动力浮棒在实际捕捞作业中的可行性,同时也发现动力浮棒在面对复杂海况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推力大的水下推进器以满足提高捕捞效率的需求。(4)仿真与样机试验对比验证。为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基于样机参数、试验的数据建立9个动力浮棒计算模型,将仿真结果与样机试验的拉力数据共同绘制趋势图。对比CFD数值计算的阻力与样机水池实测阻力,误差在9.5%以内,同时,动力浮棒样机速度0.5m/s,涉水深度360mm时所受阻力最大,与CFD计算结果一致。当动力浮棒速度为0.29m/s,涉水深度300mm时,所受阻力为14.6N,能够在较短内将秋刀鱼舷提网推送到指定位置。满足提升远洋捕捞效率的要求。通过样机与数值模拟对比可以证明秋刀鱼舷提网动力浮棒的计算模型具有准确性。所设计秋刀鱼舷提网动力浮棒经过多次现场试验后,结果表明动力浮棒的设计方法具有高可靠性,同时,动力浮棒搭载P75水下推进器,当达到最大功率260W时,可以产生最大推力5kg,最快推进速度为0.29m/s。动力浮棒安装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的海上变化,为动力浮棒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价值,为渔业捕捞装备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目前全球化石能源日益匮乏,在我国,石油资源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节能环保,低碳减排的号召日益高涨,开发绿色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由于目前我国科技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而国内余热资源很丰富,大部分集中在工业领域。目前对于高温余热有很成熟的技术将其回收利用进行循环发电,但大量中低温工业余热占总余热量比例的50%-70%左右,由于无法回收而被浪费,有机朗肯循环回收技术在中低温余热回收领域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和
学位
混合驱动水下滑翔机(Hybrid driven underwater glider,HUG)是依靠浮力和推进器驱动的水下航行器,具有抗流能力强、探测范围大的优点,是支撑海洋环境长周期监控的重要工具。然而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扰动影响HUG的航行精度,降低了HUG的航行效率。本论文以提高HUG运动效率为目标,重点从抗扰动控制和高效的路径规划两方面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浮力-螺旋桨混合驱动
学位
为了提高海洋牧场人工苗种放流存活率,并解决传统野化训练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训练功能单一、集成度不高、安装不便等问题,本课题设计并试制一种浮式鱼类野化训练装置,针对条石鲷开展野化训练试验。针对捕食、避敌等鱼苗野化训练方面开展系统化的技术与装备研究,能够充分认识和开发海洋水产资源的利用潜能,实现海洋牧场资源增殖,对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成果如下:(1)鱼类野化训练
学位
潮流能发电装置通过水轮机叶轮对周期性往复的海水动能捕获进行发电,其发电功率与入流速度、叶轮结构、叶片翼型有关。现主流的发电装置为带导流管的水平轴式水轮机,但由于导流管与叶轮叶尖存在间隙压力流,旋转轴心轮毂无有效做工面积,在低流速工况下极大的影响水动能捕获效率。为提高水轮机获能效率,本论文提出一种叶根置于导流管管壁滑槽、叶尖指向轴心、无轮毂的无轴式叶轮方案,从结构上扩大叶片有效做功面积,规避间隙压力
学位
进入200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竞争程度逐渐加大,出现大批量的新知识、新科技,大大改善了各国居民的吃穿住行,与此同时,各国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与利用也逐渐增大,导致近几年全球频繁出现大型灾难,这些都无时无刻都在威胁着地球村的居民,告诫我们不断汲取地球血液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于是各国都在研发新技术来应对现在以及未来的能源问题,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海洋潮流能作为一种有规律性且储量丰富的清洁可再生
学位
现有的潮流能发电装置的传动机构多数为带有固定增速比的齿轮箱,少数新型的装置采用了直驱形式的传动结构。在两种传动方案下,叶轮转速均会随着流速波动而变化,从而使得输入到发电机的转速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这将使得输出的电能非常不稳定,难以利用。另外现有的潮流发电装置均存在着能量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实现最大功率追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发电效率。针对水平轴式潮流发电装置因流速波动导致的输出电能
学位
良好的水体水质是池塘健康养殖的基础,水质监测与水样采集作为移动式水质监测方法的关键技术,是水质监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养殖池塘水质管理的效率与精准性,降低水质监测与采样的劳动量,提高水产养殖区域的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设计了移动式水质监测与采样一体化无人船。通过双体底船搭载船舱,船舱内置自主巡航控制盒、电源、姿态传感器、GPS、水质采样瓶组、水质监测传感器等。船体采用自主巡航的方式遍历各预设
学位
镁合金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合金材料,具备比重轻、比强度高、铸造性好等优点,在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普遍的运用,被认为是最具前途的材料之一。但镁合金在机械性能和耐蚀性方面相比其他工程材料仍显不足,这严重限制了镁合金的适用范围,因此,如何改进这种合金的性能就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钕(Nd)元素是镁合金合金化中常用的稀土元素,在Mg-Nd二元体系中,含有少量Nd的镁合金就能实现较好的析出强化效果,从而使
学位
Ni-Co-Mn-In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在温度降低的过程中经历从高温铁磁性奥氏体到低温弱磁性马氏体的结构相变,同时该相变可以由磁场驱动。作为一类Heusler合金,该系列合金在结构相变的过程中耦合着磁性相变,所以相变过程也伴随着晶体结构、晶胞体积、磁化特性等多种物理性能的突变,由此在这类合金的磁性马氏体相变温区会显示大的磁致应变效应、磁热效应和弹热效应,使得该合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具有广阔的
学位
我国是一个海洋占地大国,占地面积高达300万平方米,拥有着及其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陆地资源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移到海洋资源上。近年来,海洋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海产品捕捞、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检测等领域。与传统图像检测相比,海洋目标检测相对困难,因为自然光在水下传播的过程中会被水中的悬浮微粒散射和被水吸收,导致人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