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u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CDUS)成像技术,观察临床确诊和或尚未确诊但高度怀疑的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的手部小关节,并与金指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诊断结果相比较,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临床价值。
材料和方法:
1.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修订的RA诊断标准,筛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感染免疫科接诊早期RA患者60例。其中18例临床高度怀疑但初始实验室检查结果阴性病例(后经随访转为阳性)。对照组健康志愿者20例。
2.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对双手腕关节及1~5掌指关节(Matacarpophalangeal,MCP)和近端指间关节(Proximal Interphalangeal,PIP)的背侧及掌侧,分别进行纵切和横切扫查,观察滑膜厚度,关节腔有无积液,关节周围组织变化,有无肌腱病变,骨性关节面是否光滑,有无骨质破坏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u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观察滑膜内血流情况,有无血管翳形成。分别记录阳性关节数,滑膜厚度,以(x)±s(mm)表示,与对照组滑膜厚度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组60例患者中选25例同时行双手核磁共振检查,探讨两种影像学诊断结果相关性。两种影像学结果关联性采用2×2配对资料的关联性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4.分析两种影像学方法对早期RA检查结果阳性率有无差别采用配对设计下两组频数分布的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正常手小关节超声表现
声像图显示,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结构整齐,层次清晰。由外及内依次可观察到:皮肤、皮下组织、肌腱、滑膜、软骨及骨面。滑膜薄且回声较低,与滑液不能区分。肌腱纤维中等回声,纵切走形规则,横切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规则;腱鞘清晰,低回声。软骨回声低,薄厚均匀。骨皮质连续,光滑,高回声。CDFI未发现滑膜表面及内部有彩色血流信号。
2.60例RA早期患者手小关节超声表现
2.1滑膜增厚:发现有55例共457个关节滑膜增厚,分别占患者总数91.67%和受检关节总数的34.62%,腕关节,MCP和PIP检出率分别为50.83%(61/120)、45.17%(271/600)、20.83%(125/600)。
2.2关节腔积液:共发现51例247个关节存在关节腔积液,分别占患者总数的85.00%和受检关节总数的18.71%,腕关节,MCP和PIP检出率分别为47.50%(57/120)、18.33%(110/600)、13.33%(80/600)。
2.3滑膜血管翳:共发现21例66个关节探及滑膜血管翳,分别占患者总数的35.00%和受检关节总数的5.00%,腕关节,MCP和PIP检出率分别为2.08%(25/120)、5.50%(33/600)、1.33%(8/600)。
2.4关节周围渗出:有14例32个关节伴有关节周围渗出,分别占患者总数的23.33%和受检关节总数的2.42%,腕关节,MCP和PIP检出率分别为10.83%(13/120)、2.00%(12/600)、1.17%(7/600)。
2.5骨损坏:可见4例共33个关节可见骨损坏,分别占患者总数的6.67%和受检关节总数的2.50%,腕关节,MCP和PIP检出率分别为3.33%(4/120)、3.17%(15/600)、1.67%(10/600)。
3.滑膜增厚发生最多,双手共22个关节中,有21个关节滑膜厚度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5例RA早期患者同时行双手核磁共振检查及超声检查,两种影像学诊断结果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3。腕关节、MCP和PIP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51和0.34。
5.25例RA早期患者,腕关节、MCP和全部手关节的两种影像学检查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P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可以发现早期RA的滑膜改变。
2.部分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可以早于实验室诊断。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手部小关节滑膜病变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