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体-节点-受体(D-n-A)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功能聚合物作为电极材料在电致变色(EC)和超级电容(SC)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给体-受体(donor-acceptor,D-A)型聚合物主链中的D单元和A单元共轭连接,其氧化还原性质难以精确预测。比起D-A聚合物,给体-节点-受体(donor-node-acceptor,D-n-A)型聚合物中的D单元和A单元的共轭被节点打断,其电子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和最低未占分子轨道分别局域到D单元和A单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D单元和A单元来独立地调节聚合物的氧化和还原性质。D-n-A型聚合物拥有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而被广泛应用到光开关或电化学领域,引起了诸多课题组的研究兴趣。本论文首先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种D-n-A型噻吩功能化的苝酰亚胺单体分子(4T-PDI),其中噻吩(T)基团(D单元)为可电化学氧化交联基团、苝酰亚胺(PDI)基团(A单元)为可电化学还原变色的功能基团;通过原位电化学偶联反应的方法制备了苝酰亚胺的交联薄膜(poly-4T-PDI),系统研究了该薄膜的光物理性质和氧化还原性质。该薄膜在n-型掺杂过程中,在施加0到-1.1 V的外加电压的条件下,在循环伏安曲线上出现两个还原峰,分别对应于苝酰亚胺的负一价阴离子和负二价阴离子的形成。苝酰亚胺在不同价态下具有显著的颜色差别,光谱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poly-4T-PDI薄膜是一种在空气中稳定的n-型电致变色材料,在680 nm和760 nm处的光学对比度分别达到64.6%和75.9%;在施加0到-0.64 V外加电压的条件下(苝酰亚胺在中性态和负一价阴离子态之间转换),该薄膜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电化学循环扫描3000圈次后电化学活性仍能保持初始值的89%。在上述工作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并合成了两种D-n-A型单体分子(2T3-PDI和4T3-PDI),其中三联噻吩T3(D单元)为可电化学氧化交联基团、PDI为可电化学还原的功能基团;通过原位电化学偶联反应的方法聚合成交联薄膜(poly-2T3-PDI和poly-4T3-PDI),并对比研究了poly-4T-PDI、poly-2T3-PDI和poly-4T3-PDI这三种交联薄膜的氧化还原特性。薄膜的循环伏安曲线表明poly-2T3-PDI薄膜相对于另外两种交联薄膜拥有更加平衡的n-型掺杂和p-型掺杂过程,这得益于电化学偶联反应生成了共轭聚噻吩结构以及聚噻吩单元与PDI单元间特殊的“节点”链接方式。随后对三种电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 A g-1的电流密度下,在n-型掺杂和p-型掺杂过程中,poly-2T3-PDI薄膜分别具有高达299 F g-1和264 F g-1的质量比容量,证明这是一种很好的组装Ⅲ型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该对比研究表明,D-n-A型结构是实现高性能双极性电极材料的一种新颖策略。进一步设计和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化的聚合物P0、P5和P10,其中以高空穴迁移率的共轭聚合物为主链,苝酰亚胺为侧链并通过节点与主链相连,其中侧链苝酰亚胺含量依次为0%、5%和10%。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等对三种聚合物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结果显示,侧链苝酰亚胺基团的引入会抑制聚合物主链的聚集,并且将聚合物在薄膜中的优势取向由“edge-on”取向转变成“face-on”。这种聚合物取向的改变有利于减小纵向器件的暗电流,同时侧链苝酰亚胺和主链共轭聚合物之间的光致电子转移,有利于提高聚合物薄膜在光激发条件下的载流子密度从而实现大的光电流,因此这种聚合物很适合做光电探测器材料。对比研究发现,以P5作为活性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展现出非常好的器件性能,探测率达到2.4×1011Jones、响应时间为27μs/286μs(上升/衰减)、高响应速度为0.33 A W-1,特别是活性层薄膜厚度为2.6μm的光探测器件在近红外光区具有窄光谱响应的性质。
其他文献
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背景下,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碳中和、碳达峰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负荷监测通过建立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让电网能够感知各类用电负荷需求量,能够提高电网的供电效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能够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根据负荷总功率计算某类负荷的分解功率。随着深度学习的应用研究,功率分解误差降
近年来,有机光伏电池(OPV)凭借着低成本、轻质量、可通过溶液加工制成柔性器件以及可实现工业卷对卷大面积印刷等诸多优势深受学者们的青睐。最近,基于单结本体异质结(BHJ)型器件报道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经突破18%,基于顺序层积工艺加工得到的layer-by-layer(Lb L)型器件效率也超过17%。然而,这些高效率的OPV的活性层组分大都是采用氯仿(CF)、氯苯(CB)以及邻二氯苯(o-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之一,是仅次于石油的全球贸易商品,据国际咖啡组织报道,2017年全球大约有960万吨咖啡产生。随着全球咖啡消费不断提高,咖啡渣产量也在急剧增加。咖啡渣作为咖啡产业最大副产品,往往作为固体废弃物被焚烧或填埋,不恰当处置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资源浪费。此外,咖啡渣中含有多酚,咖啡因以及一些有机酸,直接丢弃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面对如此巨量的固体废弃物,探索咖啡渣的资源化
生物气溶胶传播、持续的环境破坏和空气污染,让生命健康与空气质量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也推动着空气过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纤维滤材是空滤技术的关键,滤材内纤维相互搭接、缠绕构成纤维网络的同时,形成了相互连通的扭曲孔道。滤材的这一特性,使其能让空气有效通过的同时,捕获空气中包含的污染物。然而基于通量实验优化滤材的方法已经无法快速应对社会、工业对高性能滤材的需求,为了提高新型滤材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迫切地需要
中子星是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之一,是研究高密度核物质性质的天然实验室。对中子星的研究不但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高密度核物质,而且还能促进核物理以及粒子物理的研究。由于中子星的半径只有10 km左右,而且距离地球十分遥远,因此对中子星性质参量进行精密观测变得十分困难。但随着观测设备灵敏度的提升,这一难题逐渐得以解决。双中子星合并引力波的观测打开了中子星观测的新窗口。根据LIGO(激光引力波天文台)等最新的预
近年来,随着我国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开展,绝大部分黑臭水体已完成治理,然而,部分水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偏低、氮硫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导致水体存在返黑返臭风险。因此,我国未来黑臭水体治理的重心将转变成对修复后黑臭水体水质的长效保持,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强化河道生态的原位自净功能。由于种植沉水植物能够有效改善水体DO环境,提高生态系统多样性,从而加强系统对外源污染的耐负荷能力,因
随着LED生产和封装技术的不断提高,LED光源被广泛的用于各种照明领域,尤其是汽车照明领域。不同于传统照明光源,使用LED进行照明需要进行二次光学设计以满足照明要求。现有的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包括远近光分离式光学系统和远近光一体化光学系统,其存在体积大、不利于自适应转向系统的设计、远光低照度等问题。因此,研究更紧凑、高照度的一体化LED汽车前照灯光学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非成像光学设计和自由曲
随着桥梁信息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的需求,BIM技术的应用与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的建设将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BIM技术在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领域的应用与研究存在较大局限性。本文系统地开展了关于装配式钢-混组合梁桥的族库建立、参数化上下部结构BIM模型建立以及标准化设计方面的研究:1)针对桥梁BIM模型参数设置方法不完善、参数缺乏层次划分的问题,提出了桥梁BIM模型参数设置的标准化方法与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场景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高介电常数材料由于电子工业和电气工业的发展而有了新的需求,然而当纳米颗粒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材料的力学性能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当纳米颗粒由于高表面能而发生聚集时力学性能会变得更差,介电性能也会变差,因此同时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与力学性能也是一个难点。鉴于此本文把可聚合基团(碳碳双键)通过静电相互作用接枝到了磷钨酸分子簇上,制备得到
表面防护处理是提高铝合金耐蚀性能的重要手段,而稀土转化工艺是最有希望代替铬酸盐转化的工艺之一。本文针对酸性稀土转化液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溶液稳定性较好的铝合金碱性铈基转化工艺,对转化膜的耐蚀性能、表面形貌及组织成分进行了表征,并对转化膜在碱性条件下的成膜机理进行探讨。经过碱性铈盐转化处理得到的Ce膜为无色,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为铝合金基体的2/5。以碱性铈盐转化工艺为基础,确定了由Ce(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