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运用较为广泛的生态足迹理论,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排放是否超过了区域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的角度,来研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生态足迹理论的应用,能够表明区域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现状,并反映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小。 区域是国家、全球的组成单元,只有区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全球可持续才有了基础。本文选择了经济较为发达,生态环境总体良好的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浙江省11个城市2002年的生态足迹状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同时也对浙江省从1990年到2005年16年间的生态足迹发展情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对其今后发展作出了预测。 本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从可持续发展历程回顾出发,重点介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特点、评价方法等,然后引出生态足迹理论,并对生态足迹理论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层次划分等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着重进行方法论的概述。主要是介绍了生态足迹理论的指标设置、生态足迹相关概念的阐述、辨析以及计算方法的介绍,详细列出了生态足迹计算的五个步骤;第三章是生态足迹方法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首先介绍浙江省以及省内11个城市的基本情况,接着对浙江省11个城市2002年生态足迹和浙江省全省1990-2005年16年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和分析;第四章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足迹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引入了一些重要指标,并重新应用于浙江省生态足迹的研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第五章是结论与展望,首先叙述了本文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和创新点,然后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生态足迹理论当前的发展动态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在浙江省11个城市中,2002年生态足迹最高的是宁波,达到了2.6076hm2/人,最低的是舟山市,仅为0.6834hm2/人,全省人均生态足迹为1.5848hm2/人;各个城市GDP分布趋势与人均生态足迹的趋势对比,并未出现明显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2)从人均生态承载力上看,丽水市达到了0.6866hm2/人,而舟山市仅为0.1968hm2/人,其他九个城市,基本上在[0.2000,0.4000]的区间内。 (3)浙江省11个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其中生态赤字最大的是宁波市,达到了2.2985hm2/人,其次是嘉兴市,达到了2.1528hm2/人,最小的是丽水市,只有0.0809hm2/人。 (4)从1990年到2005年的16年中,浙江省的生物资源部分生态足迹除了在1998年略有回落之外,总体上每年都有小幅增长,尤其2000年以后增长较快,但总的来说增长较为平缓。 (5)1990-2005浙江省的能源生态足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在2000年以后增长非常迅速,2005年的能源生态足迹是1990年能源生态足迹的6倍多。 (6)浙江省1990-2005的总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其中能源部分生态足迹占了总生态足迹很大的比重,能源因素很有可能会成为浙江未来发展的瓶颈。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成像机理与光学传感器不同:SAR可以全天侯、全天时获取影像,且能够获取地物地貌的形状及结构特征;光学全色影像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清晰反映地物边
煤矿矿测信息是煤矿测量工作的集中反映,是煤矿生产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煤矿对矿测资料的管理依然采用一般的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原始手段进行管理,这就存在
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主要指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及利用方式的改变,而土地利用/地表覆盖类型的变化通过面积来表征,因此在研究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中需要首先研究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