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传播的生态学模型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1984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都是依据生物病毒的传播模型建立的,而这些模型与实际的传播数据不相符。论文分析了生物病毒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指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找到了现有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以生物病毒传播模型为基础的依据,更重要的是论文从感染者间病毒传播的接触类型、病毒感染者的个体差别、病毒传播导致的感染者的最终结果和感染者对病毒免疫的获得等几个重要方面指出了计算机病毒不同于生物病毒的传播特征。论文给出了病毒传播模型的解,分别讨论了网络的连接率和病毒的治愈率的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并与实际病毒的统计数据相对比,两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由于论文的新模型将连接率作为每个计算机系统的特征,故论文能进一步讨论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的门限值问题和单结点在病毒传播中的不同作用。依据新模型解的表达式,论文得出结论:如果病毒的传播紧密地依赖网络的连接率,而它们的治愈率又相对稳定,那么这类病毒的门限值是不存在的。基于该结论,论文对长期以来困扰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的两个公开问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论文指出具有不同连接率的结点在病毒传播中的作用也不相同,依据新模型,论文给出了它们的估算公式,这也为刚刚起步的网络免疫系统中结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网络中这些单个结点在病毒传播中的不同作用,论文选择了一个较为具体的邮件类病毒。相互拥有通讯地址的用户群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且独立的邮件群组,论文先为群组定义了一个通讯频率邻接矩阵,并借助该矩阵建立了一个可以迭代的离散模型。一旦得到具体邮件病毒的感染率,那么依据该离散模型就可以对病毒在群组中的传播给出估计。   现有的网络病毒方面的论文大都强调网络病毒与生物病毒的相似性,而生物病毒的寻源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很少有人提出计算机病毒寻源的理论。论文将子网内病毒传播路径的始点定义为子网的病毒源。并指出病毒的传播引起的计算机结点的状态变迁是获取病毒实际传播路径的重要依据,而计算机感染病毒的诊断和清毒是获取该依据的重要手段。由此,论文建立了子网的状态变迁方程,结合实际的网络因素和实践,论文给出了一套求解的方法和步骤,反复求解子网的状态变迁方程即可求得病毒的源点。最后论文对模型及其解法给出了模拟实验,实验证明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求解方法有效性。
其他文献
学位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逐步呈现出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文学性的状况,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本文将从分析语文课实施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制造情境
柱撑膨润土是一种新型多孔复合材料,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因此其具备较好的吸附性能。本文对柱撑膨润土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重金属Cr(Ⅵ)和有机染料的吸附机理进行研究
德国的宪法诉愿制度是其违宪审查中直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制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宪法诉愿制度不仅在德国日益完善,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逐步建立健全.本文从宪
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市饮用水源地水体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从饮用水源地(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饮用水源地)采集水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气相色谱等分析技术对其中
目前疫情全球蔓延趋势不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国内外无数的企业都在用行动践行着社会责任,为疫情攻坚战的胜利打赢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本文重点探讨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收获了海外市场带来的业务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海外市场带来的合规挑战.本文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形势,对中国企业面临的海外合规监管趋势进行了
金属掺杂非晶碳颗粒膜在光学器件、高密度磁记录和磁性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非晶碳母体中的碳-碳成键多变,我们可以通过掺入稀土金属颗粒引入磁性或电荷掺杂,以及改变制备条件来调控非晶碳母体中sp2/sp3成键比例,从而改变非晶碳母体的光学及输运性质。我们利用对向靶直流磁控溅射方法在室温下制备了Gd/C颗粒薄膜,并在300~650oC温度范围内对样品进行退火处理。高分辨透射电镜图像表明,退火温度
《自然辩证法》是伟大哲学家恩格斯在其晚年撰写的一部著作,虽然最终并未完成,但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恩格斯试图在这本著作中发展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民商法信用体系才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民商法作为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法律之一,能够更好的保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