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功能区划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喀斯特区域受特殊地质背景制约,生态环境本身十分脆弱,再加上人类长期不合理的土地开发与垦殖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趋于恶化,并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衰退,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功能区划从保护和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能力出发,根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程度,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通过生态功能区划,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态系统的管理,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以西南喀斯特区域为案例,以GIS为技术支持手段,综合运用生态学、区划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格局;根据上述研究的结果,采用图形叠置、主导标志、聚类分析等方法,以生态功能区划原则为指导,进行了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   (1)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是西南喀斯特区域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现状研究表明,西南喀斯特区域水土流失面积为32.03万km2;石漠化总面积达12.96万km2,以中度石漠化为主,中度和高度石漠化地区总面积达9.4万km2。   (2)进行了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重点评价了水土流失敏感性和石漠化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中,除考虑到降水、地形、土壤和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外,还考虑到了碳酸盐岩分布区土壤允许流失量对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区域水土流失敏感区面积比例达87.4%,高度敏感区面积最大;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中,选取岩性、降水、坡度及土地利用与覆被4个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区域石漠化敏感区面积达41.76万km2,占碳酸盐岩区面积的84.50%,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碳酸盐岩区面积的56.04%。   (3)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表现在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石漠化控制、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产品提供5个方面。土壤保持中等重要和极重要地区占研究区面积比例的46.06%,石漠化中等重要和极重要地区总面积为26.35万km2,占碳酸盐岩区面积的53.30%,它们对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有很重要的控制作用,其分布区域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重点区域;水源涵养极重要和中等重要地区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34.50%,这些地区对长江和珠江中下游地区蓄水供水有极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等重要和极重要地区占研究区面积的50.03%,这些地区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产品提供服务中等重要和极重要区面积比例为20.93%,产品提供功能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4)在以上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西南喀斯特区域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一共划分出14个生态区、39个生态亚区和212个生态功能区,并指出了个生态功能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敏感性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
其他文献
期刊
荷瘤宿主体内会产生大量髓样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Cells,MDSCs),它们可通过抑制CD8+T细胞活化,促进血管生成等方式促进肿瘤的生长。当前的研究已经对其功能
学位
期刊
如何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水稻研究的重点。水稻高产群体构建不仅与水稻品种特性相关,还受移栽密度、水分灌溉、施肥水平等关键栽培因子影响。本文分析了9个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
期刊
期刊
为了适应环境,很多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和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演化出了活性高、专一性强的蛋白和多肽。它们作用的特异性和专一性,使其成为蛋白质、多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良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smon,SP)作为光与金属纳米结构表面自由电子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电磁模式,强烈地依赖于金属纳米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周围介质环境。根据SP在不同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逐步进入普通家庭,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由于自然中石油资源有限,而当今社会仍以石油为主要能源,市场油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