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黄矮病是麦类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普通小麦种质资源中未筛选到抗性材料,基因工程育种是培育抗病品种的手段之一。病毒的外壳蛋白(CP)基因介导的抗病性在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中研究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我国也已获得抗BYDV-GPV的小麦转CP基因的材料,但抗病毒转CP基因植物带来的病毒外壳蛋白的异源装配及RNA重组等生态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对大麦黄矮病毒(Barly Yellow Dwarf Vires,BYDV)GAV与GPV之间混合侵染的蚜传特异性与分子变异进行探索,旨在为小麦抗病毒基因工程的生态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一种可能的模式。 以我国麦区的大麦黄矮病毒流行株系GAV、GPV为材料,利用它们的蚜传特异性,将由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 Rp)传播、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Ma)不能传播的GPV和由麦长管蚜传播、禾谷缢管蚜不能传播的GAV混合侵染到岸黑燕麦上,观察发病情况。对混合侵染的病株再用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继代传毒,系统观察介体专化性的变异。蚜传实验结果表明:在获得的93株独立的混合侵染蚜传体系中,有16株在继代传毒中发生了蚜传专化性的改变,占总数的17.2%。蚜传表现型的变化说明可能存在异源包装现象。 采用DAS-ELISA法对混合侵染后代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9个混合侵染后代样品均与美国的MAV抗血清有强烈的特异性反应,无论麦长管蚜传毒株还是禾谷缢管蚜传毒株,均传播的是GAV。进一步证明了存在异源包装现象。 根据已报道的大麦黄矮病毒GAV、GPV和PAV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通读蛋白(RTP)基因序列设计了六对特异性引物,用RT-PCR技术对12个混合侵染后代的检测结果表明:用GAV的CP基因引物扩增均获得了目的基因:用GAV的RTP基因引物从其中6株中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而用GPV的CP与RTP基因的引物均未能扩增出目的片段。Rp传毒株可扩增出GAV的目的基因,而检测不到GPV,说明在所测定的混合侵染后代中存在异源包装。部分侵染后代的CP和RTP核苷酸序列比较发现不论是麦长管蚜传毒株还是禾谷缢管蚜传毒株,均未发现异常序列,仅有几个碱基的差异。初步认为所测定的混合侵染后代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本文还探讨了大麦黄矮病毒GAV、GPV两种株系抗血清的制备及地高辛标记探针的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