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诱导RNA结合蛋白在体外循环期间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冷诱导RNA结合蛋白是减轻体外循环血脑屏障损伤的新靶点
  研究目的
  低温可保护神经系统,并减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的脑损伤。低温可促进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的表达,并作为一种关键调节蛋白在脑组织中发挥作用。然而CIRP在CPB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基于大鼠低温CPB心脏停跳模型,应用CIRP敲除大鼠,探索CIRP在低温CPB所致脑损伤中的作用。
  研究方法
  通过转录激活物样效应核酸酶基因编辑技术获取CIRP敲除大鼠。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5):假手术组、CPB组和CPB+CIRP-/-组(CIRP-/-组)。大鼠尾动脉及右颈静脉右心房插管建立CPB模型,将作为阻断钳的球囊导管,经右颈总动脉逆行插入升主动脉。直肠温降至32℃后,阻断升主动脉并灌注托马斯心脏停搏液。30分钟后开放升主动脉,复温至直肠温34.5℃且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停机,机械通气辅助1小时后断颅取脑组织标本。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值和直肠温度。在CPB开始前、升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升主动脉前和CPB结束后4个时间点,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在CPB组和CIRP-/-组中各随机选取三个样本进行转录组学测序。检测海马匀浆中CIRP、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9、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4、IL-5、IL-10、IL-13、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紧密连接蛋白指标闭合蛋白(occluding,0cc)、致密闭锁带(zona occludens, ZO)-1的表达。透射电镜和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组化染色评价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完整性。检测血清脑损伤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尼氏染色和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2-deoxyuridine,5-triphosphate nick-end labeling staining)评估脑组织病理损伤。
  研究结果
  低温CPB后海马CIRP表达显著增加(0.00±0.00vs0.51±0.04;P<0.0001)。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表明,多数差异基因(P<0.05)功能聚集于BBB渗漏。CIRP-/-组海马TGF-β1(273±81vs169±65;P=0.018)、MMP-9(0.62±0.12vs0.33±0.06;P<0.001)、TNF-α(3.61±0.96vs2.12±0.35;P=0.003)和MDA(223±43vs101±30;P=0.0001)含量显著高于CPB组。而IL-4表达量在CIRP-/-组显著低于CPB组(2.49±0.43vs3.69±0.73;P=0.002)。透射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IgG外渗的半定量分析(6.36±0.68vs1.92±0.54;P<0.0001)显示,CIRP-/-组存在更严重的BBB破坏。CIRP-/-组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明显低于CPB组(0.03±0.01vs0.08±0.040cc,和0.04±0.01vs0.09±0.03ZO-1;P=0.007,0.0058分别)。此外,CIRP-/-组血清GFAP水平显著高于CPB组(49±12vs24±7;P=0.0011),且海马病理损伤{病理评分(3.0,[2.0-3.0]vs1.0[0.5-1.0],P<0.0001)、存活海马神经元(802±216vs3369±564;P<0.0001)和TUNEL标记阳性神经元(15.98±3.05vs0.70±0.14;P=0.0012)}在CIRP-/-组比CPB组更加严重。因此CIRP可明显减轻神经损伤。
  研究结论
  CIRP在低温CPB中通过减轻BBB破坏而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这可能与TGF-β1-MMP-9信号通路有关。
  第二部分冷诱导RNA结合蛋白在深低温停循环通过Brd2/NF-κB通路介导小胶质细胞炎症
  研究目的
  神经炎症是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后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之一。DHCA引起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可启动炎性应答,加重神经元损伤。但DHCA期间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具体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基于大鼠DHCA模型和细胞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模型,应用CIRP敲除大鼠和Cirp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腺病毒载体,假设冷诱导RNA结合蛋白(cold-inducible RNA-binding protein,CIRP)可促进DHCA诱导的神经炎症。
  研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5):假手术组、DHCA组和DHCA+CIRP-/-组(CIRP-组)。大鼠尾动脉灌注,静脉引流经右颈静脉插管至右心房,建立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30分钟内将肛温降至18℃后停循环30分钟,复温60分钟至34℃以上停机,呼吸机辅助支持60分钟后断颅取脑组织标本。各组均在CPB开始前、停循环前和CPB结束后3个时间点,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含CIRP-siRNA或阴性对照siRNA的腺病毒载体,预处理小鼠小胶质BV2细胞后,48小时后在18℃进行OGD4小时,收集各组BV2细胞和上清培养液。并将上清培养液加入视黄酸诱导分化的SHSY5Y细胞,在18℃OGD4小时后收集各组细胞。苏木精伊红(hematoxyl in and eosin, HE)染色、尼氏染色和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2-deoxyuridine, 5-triphosphate nick-end labeling staining)评估神经元病理损伤。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ionizing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Iba)-1免疫荧光染色评价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多因子检测海马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5、IL-10和IL-13含量。在DHCA组和CIRP-/-组中各随机选取三个样本进行转录组学测序。qPCR检测海马组织Brd2mRNA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各组海马匀浆和BV2细胞裂解中CIRP、Brd2、NF-κB-p65、IκBα的蛋白含量。免疫荧光观察各组海马区和BV2细胞CIRP与Brd2的表达与分布。Elisa法检测BV2细胞裂解液和上清培养液TNF-α含量。MTT检测各组BV2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检测膜联蛋白V-FITC/PI标记的凋亡SHSY5Y细胞。
  研究结果
  野生型大鼠DHCA后CIRP表达显著增加(0.42±0.04vs0.74±0.06,P<0.01),伴有明显的神经炎症和神经元损伤。CIRP-/-大鼠经历DHCA后,组织损伤{病理评分(3.0,[2.0-3.0]vs1.0[1.0-1.5],P<0.001)、存活海马神经元(260±53vs581±51;P=0.001)和TUNEL标记阳性神经元(21±12vs4±2;P=0.007)}和小胶质细胞活化(40±4vs.13±7CA1区,P<0.001)减轻。通过对RNA测序结果的验证,可能与抑制Brd2/NF-κB炎性通路(0.07±0.01vs0.03±0.01Brd2,0.61±0.11vs0.43±0.08NF-κB-p65和0.05±0.04vs0.21±0.09IκBα;P<0.001,=0.014和0.003分另),造成主要的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少(5.71±3.66vs1.56±0.82TNF-α,19.00±1.47vs13.71±2.05IL-5,和1.07±0.12vs0.71±0.15IL-13;P=0.031,0.001和0.002分别)有关。经历18℃OGD后BV2细胞CIRP表达明显增多(0.018±0.006vs0.036±0.003;P<0.001)。在siRNA-CIRP处理的BV2细胞中,观察到类似的保护作用,包括减少的炎性细胞因子(73±11vs51±8细胞内TNF-α,和153±25vs67±13细胞外TNF-α;P=0.002和<0.001分别)和降低的细胞毒性(1.58±0.15vs2.28±0.19;P<0.001)。通过加入Brd2的抑制剂JQ1,在细胞水平进一步证实了下游的Brd2/NF-κB信号通路(0.20±0.05vs0.33±0.04Brd2,0.53±0.16vs0.56±0.14NF-κB-p65和0.85±0.26vs0.82±0.27IκBα;P=0.213,0.827和0.749分别)。此外,siRNA-CIRP转染的BV2细胞的条件培养基,能显著降低OGD后类神经元SH-SY5Y细胞的凋亡(40±8vs20±2;P<0.001),且加入JQ1有相似的作用(40±8vs21±1;P<0.001)。
  研究结论
  DHCA期间小胶质细胞内表达增加的CIRP,可能通过Brd2/NF-κB信号通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加重神经元损伤。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第一部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  目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一种常见的致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急性PTE早期诊断和危险分层有助于根据患者不同的风险程度选择最佳的治疗措施,现行的诊断和危险分层策略尚有缺陷。差异蛋白质组学在早期诊断、探究发病机制、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ESCC的发生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化学致癌物暴露、吸烟、饮酒等。在遗传方面,多项高通量全基因组或外显子测序揭示了多个ESCC中重要改变的基因,如TP53、Notch1、CDKN2A、PIK3CA等,这些基因涉及了多种驱动过
学位
第一部分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预后评价  (一)大内皮素-1水平与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大内皮素-1对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CRT植入患者367例。根据患者入院大内皮素-1水平将其分
学位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致死以及致残的主要原因。过去的十几年中细胞移植用于AMI的治疗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由于其取材方便并具有免疫调节的属性而成为干细胞治疗的优选种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其低存活率和归巢率而受到阻碍。本课题组前期的实验结果表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