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时期《东方杂志》对日态度探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日两国既有宗藩之仪,又有师友之义,更有炮火相交之时,随着这种复杂关系的交替演绎,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也不断变化起伏。甲午之战使中国见识到日本的威势,也使中国民众一改从前对日的无视,转而变为仇视和畏惧。战后中国各界普遍存在仇日情绪,而俄国又借三国干涉还辽之机成为中国的“救星”,故在此时期,联俄排日成为社会主流情绪。但随着俄国侵略野心逐步暴露,中国国内又掀起了拒俄运动,与此同时亲日倾向开始逐步上升。在此情况下,《东方杂志》表现出了鲜明的亲日态度。本文将日俄战争期间《东方杂志》涉及日本的相关文章、报道进行整理,总结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日本国内外动态,其次主要从采法日本立宪维新、风行日本教育之法、学习日本军事制度、衣食住行满布日风、留学外聘双向并进五方面分析《东方杂志》体现出的师日内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日俄战争时期,时人关于日俄开战原因、对待战争态度、战争结局原因以及战后相关问题四部分内容的讨论。《东方杂志》通过对日本的大力赞美,对师日的极力提倡,对俄国的指责诟病以及在选材、选稿方面的对日偏向表达了自己的亲日立场。《东方杂志》的这种亲日态度既受当时社会排俄气氛的影响,也是日本“日清提携”政策的产物,并且由于日俄战争被赋予了黄白种之战、专制立宪之战的特殊意义,更使当时的舆论倾向日本。但不论是师日的提倡还是对日本的支持,其反映得都是《东方杂志》主创人员彼时对强国御侮之路的不断探索与努力。
其他文献
<正> 医生通常根据心跳和呼吸是否停止来判断病人的死亡。随社会和医学的发展,死亡的概念和标准有了重要改变。从以心脏为中心的死亡标准变到以脑死亡作为更合适的死亡标准。
目的:介绍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儿童严重骨缺损不连的临床经验。方法:9例患儿接受治疗,8例既往曾植骨内固定失败。其中8例采用Ilizarov技术,1例采用Ilizarov与自体腓骨游离移植复合技术。结果:9例均获治愈,骨缺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二期工程(BEPCⅡ)中的超导磁铁用来提高BEPCⅡ的对撞亮度,并对闭轨和耦合进行校正。超导磁铁要尽可能靠近对撞点(IP),并浸泡在1.0T的探测器BESⅢ螺线管磁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需很多子系统支持,其中电力通信系统用于传输重要的业务信息,在当前电力系统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需进行一定的技术革新,
<正>人型国际合作项目 FAIR(Facility for Antiproton and Ion Research)的 CR (Collecting Ring)环有二十四台二极磁铁,其样机磁铁的物理设计与结构设计由中国科学院近物所承担
会议
生态堤防设计是水资源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建设项目,不仅对维护河流水域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同时还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基础。文章结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造就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形势下的社会背景对企业发展当中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财务管理作为企业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关系着企业的存亡,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