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fish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国家之一。   历史上,水、早、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灾害。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的3703年期间,共发生自然灾害5282次,平均约每六个月发生一次灾荒。在具体灾害种类上,旱灾平均每三年零四个月便发生一次,水灾则是每三年五个月发生一次;从发生频率来看,公元前2世纪以前,每一百年发生的灾害不超过30次,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0世纪,每一百年发生在150次至200次,11世纪263次,12至14世纪每百年发生次数超过300次,15世纪发生272次,16-19世纪则每百年发生灾害超过400次。   灾害给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带来深重灾难,小则农业减少、粮食饥荒导致社会经济凋敝,大则死亡数千万人口、经济停滞或倒退甚至导致改朝换代的政权更替。   灾害给现代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财富和生命健康损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直接阻滞和破坏作用。灾害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局部地区、一定时期内甚至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倒退。   灾害还影响社会发展,造成人们的心灵创伤、就业受阻和生活质量下降。   下面的一组数据详尽的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因自然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情况:1949年以来,我国年均受灾人口超过2亿,年均死亡人口1.6万人,相当于全球因灾死亡人口的1/8,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00亿元(按1990年物价水平),平均约占GDP的3%-6%,占年均财政收入的30%,比美国和日本高出数10倍。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通常低于1000亿元,到90年代,整个灾害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1000亿元。目前,损失一般都在2000亿元左右。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8.7万人死亡,数十万人受伤,经济损失更是高达8451亿元。   可见,目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态势,重大自然灾害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我国的自然灾害都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自然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的影响涉及哪些方面,力度究竟有多大?面对越来越严峻的自然灾害多发形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以增强我国的防灾减灾能力,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水平?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需要冷静与理性的分析。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选择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防灾减灾对策研究为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这也构成了论文的主要内容。   研究自然灾害对经济系统的影响,需要立足于对国内外关于灾害经济学尤其是灾害经济影响方面的研究现状的认识与领悟,以明晰国内外在灾害经济影响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国外关于灾害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研究灾害对经济系统物质方面的影响,一是研究灾害对经济系统制度方面的影响。物质方面的分析主要研究灾害对生产活动要素投入(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及其他物质因素)的影响以及间接后果的分析,制度方面的分析主要研究灾害对生产性经济活动的制度环境的影响,如对政治、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制度的影响。国内关于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则是围绕着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理论方面主要包括灾害经济研究的总体理论框架、灾害经济分支理论以及灾害与经济的内在关系研究,而实践方面则主要针对我国面临的严峻自然灾害现状,提出防灾减灾战略与对策等。   在对国内外关于灾害经济影响研究方面有了一个通盘认识之后,还需要明确灾害、自然灾害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的经济学内涵。这既包括对灾害、自然灾害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的辨析,也包括对这些概念的基本特性以及界定标准加以概括分析。比如在分析灾害这一概念时,还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灾情、灾度、灾损等概念以及灾情灾度的分级分类标准等;在分析自然灾害概念时,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等概念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的界定标准。由灾害的基本特性引申出自然灾害的基本特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形成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因素(致灾因子)加以阐述,这主要包括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消耗型与能源密集型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经济布局与城市化战略等。   有了上述关于灾害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接下来便可以针对我国自然灾害的现实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如种类齐全、频度高、区域性季节性强以及破坏力强等;然后分析了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自然背景与社会经济背景,其中自然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地理地貌等因素,社会经济背景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特征等因素,这也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制定的两个主要标准。最后以自然背景为主要依据确定的自然灾害区划为对照,推出本文首倡的以社会经济背景(即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绝对影响及相对影响)为主要依据的自然灾害区划。   有了前面关于灾害经济理论以及中国自然灾害现实的铺垫,提出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的分析框架正当其时。在明确灾害经济影响具有正负两面性及其基本内容后,提出分析框架。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分析:一是从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的直接受损面角度分析,主要包括自然灾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农业生产损失、资源环境损失以及救灾投入费用;二是从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的间接波及受损面角度分析,主要包括自然灾害间接造成的企业停减产损失、产业部门关联损失以及其他损失(如文化遗产损失、投资溢价损失等);三是从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的间接受益面角度分析,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救灾物资生产部门以及恢复重建相关部门的受益分析。作为分析框架的实际应用,选择四川汶川地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作为一个案例分析,其中既涉及地震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的负面影响,也涉及到地震对某些生产部门产生的正面效应。   应该说,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从国内生产总值角度看,随着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及财富分布密度日益集中,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占国内生产总值(尤其是灾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逐渐上升,因此,自然灾害对灾区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灭顶之灾,但与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相比,其影响还比较小。另一方面,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重大自然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重大自然灾害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巨额社会财富损失,严重破坏资源环境,这些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损失,必然损伤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因此,关于重大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能仅从国民经济核算角度分析,得出其对国民经济总体影响甚微的片面结论,而更应该从经济长期发展角度分析,认识到重大自然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是削弱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   自然灾害不仅对国民经济尤其是灾区经济直接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灾区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如何防范自然灾害、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这是摆在所有国家尤其是自然灾害严重国家面前的现实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提出我国的防灾减灾对策之前,先看看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借鉴国外尤其是自然灾害形势同样严重的国家(如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有益经验,这对我国的防灾减灾实践有着莫大的好处。   在对我国防灾减灾的已有成绩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有着清醒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吸收日本、美国、俄罗斯等国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有益经验,围绕着经济发展模式、防灾减灾规划、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防灾减灾立法、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提出改进我国防灾减灾现状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应用PCR方法扩增禽腺病毒4型(Fowl adenovirus 4,FAd V-4) Hexon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QE1中,获得重组质粒p QE1-hexon。将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后,通过SDS-PAGE对表达
现代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发展时期,当前各国的经济竞争,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人力资本的竞争。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力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
学位
以香菇(Lentinus edodes)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种类生长因子融入水中对香菇转潮期和香菇产量的影响。以转潮时间和香菇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每种生长因子在香菇补水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为了识别就业困难群体,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发挥失业保险基金的作用,本文利用北京市某街道的失业登记信息,通过生存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失业持续期的分布以及性别、年
学位
现代信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与银行、证券、保险并列成为金融领域的四大支柱。我国经济经过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特别是加入WTO所带来的深刻变革后,社会主义市
学位
利率是金融市场最基本的价格变量。能否准确判断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是把握金融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利率期限结构描述的就是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是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利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江西省安福县地处赣中西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也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和13个粮食主产区的1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全县辖19个乡镇、256个行政村,总
对辽宁省主要地区不同肥力典型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4种主要酶活性进行测定与统计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肥力棕壤脲酶、中性磷酸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为1073±404NH3-Nμg·g-1土、2232.7±633.1酚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