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的小城镇城乡空间整合及规划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严格的地理界限、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人口转移和“城镇工业、乡村农业”的功能区分是城乡二元框架下人们对城镇化道路的传统认识。因而在城镇化的研究中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乡村向城镇转变的时空临界点上,而忽略了达到这一临界点前所经历的长期过程和不同方式。这就造成了人们对于城镇化过于简单的认识,这种认识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尤为突出,乡村地区的聚落和人口没有通过大规模的空间转移和重组而实现向城镇类型转化。  面对中部地区外出务工人口回流、小城镇发展的困境和乡村人口转移式微的趋势,传统城镇化路径下小城镇的发展需要我们反思。土地扩张与人口迁移、产业发展与就业压力、人口与产业集聚功能不足、城镇建设与乡村发展障碍、规划的不适应及实施困境等,这些是小城镇发展的通病,不仅仅体现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因此亟需从新型城乡关系、城镇化路径着手,寻找小城镇发展新的突破口。从城乡关系发展及城镇化演变的趋势来看,城乡融合连续及人口与产业就地就近转移是两者的主要方向。  二元结构下弊端的解决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不能盲目求速度和理想状态。城乡关系发展方向的选择上应注重小城镇发展的现实情况及自身地位特征。未来新型城乡关系在小城镇这一区段上的体现应为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既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城乡连续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城乡关系在小城镇这一段上是一条直线,直线的一端为城镇,另一端为乡村,包括节点中间的区域即为二者的联系。未来小城镇发展程度不一样,其关系存在一定的动态不稳定性,可以在两个端点间游动,由于不存在“城乡”的门槛值,因此不存在城乡二元的划分,但是均属于城乡关系的范畴。  城乡关系和城镇化路径是一一对应的,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能够符合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要求,变“城市偏向”为城乡协调、城乡统筹。小城镇的就地城镇化注意到了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式微、小城镇镇域内准城镇化及乡村发展不足的现象,其实现途径应突出“就地”的概念,包括人口、用地和产业的“就地”,而就地的地区既包括小城镇的镇区、准城镇地区,也包括乡村地区。  新型城乡关系所确定的城乡连续概念是小城镇城乡空间整合的基本思路,未来小城镇的城乡空间整合应注重城乡连续的特点,在层次划分上有连续动态的特点,在功能安排上突出弹性覆盖的特点,在空间联系上具有网络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网络型、多中心、功能弹性”的城乡聚落连续体。而对应于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实际操作,新型城镇化的“四化同步”要求是小城镇规划创新的方向。基于网络状城乡聚落连续体的空间结构,构建“镇区——中心社区——一般农村社区”的新型小城镇组团规划结构,总体呈现“功能相对集中、空间适度分散”的特征。规划策略包含“连续网络”的规划理念、“弹性动态”的规划方法、“城乡互动”的规划单元、“统筹兼顾”的规划内容。在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下,城乡空间整合模型的构建及创新性的规划方法有助于解决小城镇发展的实际问题。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处于发展转型和体制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正经历着资本投向、产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重大转变,由此转变带米的空间组织格局和发展轨迹将是中国城市
当前中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良好居住环境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个城市的居住区环境建设方兴未艾,出现了不少新的居住板块.商业化开发的居住区逐渐成为主流模式,居住环境
住房市场化改革推动了城市空间单元结构的裂变。功能单一化带来的大量长距离出行催生了对私人机动出行需求的迅猛增长,导致大城市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若现阶段不积极采
学位
政府力、市场力、社会力作为推动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力量,在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中的地位并不对等,体现出有明显的“三力失衡”特征——政府力凭借对权力的掌控,在城市空间增长
随着全国范围内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确立的近期城市建设的重点,北京地区小城镇尤其是中心小城镇的建设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
本论文从旅游系统的运行角度出发,通过对旅游系统的组成要素:旅游者、旅游企事业以及旅游目的地的运行控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一般内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层次的
学位
本文通过对城市住宅发展的历史回顾和成因分析,探讨了新世纪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向;针对多元化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设计思想的更新,包括从使用者需求出发,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与城市
该论文根据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迅猛发展的趋势,从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现状入手,根据其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制约要素,从老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出发,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实践经验的
“住区意象”研究是一种尝试,试图通过收集和分析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城市居民居住状况的反馈信息,从居民的实际体验、行为倾向与居住区物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角度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