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相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的分析与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aquarius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的三相电机系统相比,多相电机系统具有转矩脉动小、可靠性高和更适合于大功率传动系统等优点,因而广泛地应用于大功率、高可靠性要求的航空、航天、舰船和电动汽车等场合。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Flux-Switching Permanent Magnet电机,简称FSPM电机)是一种新型结构的定子永磁型无刷电机,不仅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高等传统转子永磁型电机诸多优点,而且更兼具转子结构简单、适合高速运行、冷却方便等优点,克服了传统转子永磁型电机的诸多缺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选择六相FSPM电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分析该三相电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基础之上,提出了两种不同六相FSPM电机的齿槽配合方式,并进行了性能比较;进而,研究了六相FSPM电机的通用设计方法和尺寸优化;然后,基于二维有限元法分析了六相FSPM电机的静态电磁特性;考虑到容错运行,提出了六相FSPM电机发生单相和两相开路故障时的容错控制策略;最后,设计了两台不同齿槽配合的六相FSPM电机,并已加工完成一台六相24/22极结构电机样机,并对该样机完成了基本静态特性的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本文所得结果为该电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在三相FSPM电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不同齿槽配合的六相FSPM电机结构。其中六相24/20极FSPM电机绕组分布为六相对称绕组,而六相24/22极电机的绕组分布为双Y移30°绕组。然后,分析了六相FSPM电机的工作原理。2. 建立了六相FSPM电机的通用功率尺寸方程,并以此方程根据电机的性能指标直接得到了电机体积。在此基础上,以六相24/20极FSPM电机为算例,演示了电机初始设计方案的设计过程。为了便于比较六相24/20极和24/22极FSPM电机性能,两台电机的定子外径和铁心轴长保持相同。然后,研究了电机定转子主要尺寸变化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其中主要对转子齿宽和裂比这两个重要参数进行了优化。3. 基于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对六相24/20极和24/22极FSPM电机做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完成了静态特性的准确计算,主要包括气隙径向磁密、永磁磁链、空载反电动势、绕组自感和互感、定位力矩和电磁转矩等静态特性。最后,利用时步有限元法分析了六相FSPM电机的铁耗。4.研究了六相FSPM电机单相开路故障和两相开路故障的容错控制。为了使电机发生故障后的电磁转矩与正常运行时保持不变,提出了容错电流优化控制策略。5. 设计了两台不同齿槽配合的六相FSPM电机,并已加工完成一台六相24/22极样机。对样机的静态特性进行了初步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建筑结构加固研究与实践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且在许多混凝土工程的加固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增大截面法、粘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喷射混
梯度非均匀材料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但是由于生产技术及工作环境的因素,材料内部常产生大量裂纹并导致结构的失效,因此非均匀材料的断裂也就成为研究和设计
结构优化设计在工程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优化方法作为优化设计的手段,在工程技术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重要的技术科学。本文首先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针
粒子群优化算法是群体智能中一个新的分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Kennedy博士和Eberhart博士首先提出了一种模拟自然界生物群体的智能行为的计算模型——PSO算法,并把它创造性地应用于科研和工程中,成功的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此,它的实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PSO算法是一种随机化搜索方法,主要特点是其群体搜索策略和群体中个体的信息交换,搜索不依赖于梯度信息,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通用性强
人们对于使用动态子结构方法解决柔性体碰撞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目前已有的研究中,对于泊松效应在柔性体碰撞的影响研究还很不充分。泊松比是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
自体肋软骨是再造耳廓支架的首选材料,耳廓支架是一个多层面的三维立体结构,需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以维持其稳固性。因此,肋软骨作为支架材料用于耳廓再造,其力学性能对维持再
本文的研究工作立足于应用性研究,采用数值研究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包括气流组织、污染物控制、室内热环境等)对室内空气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 本文从计算模型、分析思想以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需求愈发高涨,在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的同时也在更多的要求建筑的美观与新颖性。传统的球面、柱面网壳因覆盖空间广、矢高大等特
智能结构是一种仿生结构体系,它集主结构、传感器、驱动器于一体,具有结构健康自诊断、自监控、环境自适应以及损伤自愈合自修复的生命特征及智能功能。智能结构的诞生是信息学
近年来,无网格法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计算力学界的广泛重视。不同于有限元法,无网格法的近似函数是建立在一系列离散的点上,不需要借助网格,克服了有限元法对网格的依赖性。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