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g8550ci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落后。再加上其特殊的地貌———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和其他各类影响因素,相比较我国的其他地区,生态环境及其的脆弱,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因此贵州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绿色发展,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文明,要走一条逐渐由工业经济社会到知识、生态、再到低碳社会的转变,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时时刻刻把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考虑进来并且放在重要的地位。基于这些原因,本文搜集大量的数据,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内容的模型建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在认真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之间关系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数理分析指标,解释了选取这些相关指标的依据和必要可行性。选取了贵州省2005-2014年的相关指标数据,用熵值赋权法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产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为了更能清楚的说明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对标准化指标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在此基础上研究生态与产业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经过一系列的实证分析得到以下实证分析的结论:(1)从2005年到2014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数(V1)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由最初的0.1696上升到0.7866;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系统综合评价指数(V2)也是逐年增加的,由最初的0.1957上升到0.7464。2005-2014年期间,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发展水平始终优于生态文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相比较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对产业升级的推动,贵州产业转型升级更加能够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而到2011-2014年期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发展水平强于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的综合发展水平,说明在这个阶段,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力强于贵州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2)贵州省2005-2014年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协调度的实证分析。得出从2005-2014年这10年内,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度值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0.4268增长到2014年的0.8753,且由2005-2006的濒临失调的状态逐渐过渡到2007年的勉强协调状态,最后在2008-2010年进入了初级协调状态,2011-2013年过渡到了中级协调状态,2014年达到了良好协调的状态。可见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发展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可以看出2011-2013年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等级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特别是到了2014年,两者之间具有2005-2014年这10年的最佳耦合协调度状态。
其他文献
<正> 我国《合同法》第66条、第67条和第68条分别规定了双务合同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实践中,应特别注意三者之间的区别。首先,先履行抗辩权不同于同
土壤水分腾发量的确定是土壤水分运动研究的难点问题。擘通量面法是利用零通量面存在时段计算土壤水分腾发量的方法。在计算时段内,根据零通量面发育状态不同可分为零通量面稳
<正>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时,我们发现,许多投资经营人,都希望将企业注册成实业公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实业标志着企业所从事的是实实在在的业务。办理这样一家
构词的意向与称名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郑慧卿意向或者动机是各类思维活动的开始、过程和结果的有机活动。它产生于一种分解离合的过程之中,并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同时又受社会、个人
本文评述了战后日本现代儿童文学出发期发生的一场深刻而重大的变革——“童话传统批判”。本文认为造成日本战后儿童文学危机的既有来自出版资本家的外部压力的原因,也有儿
本文系统探讨了这一问题产生和较难解决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尤其重点探讨了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员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解决的对策,供有关部门参考。
<正> 土豆又称马铃薯,也称洋山芋,天南地北一年四季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是家常蔬菜中的主品,又可当作粮食,给人充足的热量,被人们称为“植物之王”“第二面包”。“土豆烧
期刊
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32 4— 145 3年 )曾经较好地保存了古典时期的历史遗产 ,成为中世纪地中海上首屈一指的大国 ,但终于没有摆脱最后被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的命运。在拜占庭
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深刻,内容博大精深,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部
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和这一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在东北地区的具体体现。《一·二六指示信》的发表,表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