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核梭杆菌感染与微卫星不稳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作用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ident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 CRC)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CRC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已成为医学界重点关注的恶性疾病。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是一种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专性厌氧,为口腔共生菌,多见于口腔疾病如牙周炎等。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其与CR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具体的致癌机制仍未完全清楚。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由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MMR)缺陷造成,在CRC的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主要研究Fn感染和MSI在CRC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并探讨影响CRC预后的因素及独立危险的因素。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CRC患者的所有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184例CR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进行MSI的检测,并对其中97例CRC患者检测其Fn的感染情况,Sperman相关分析Fn与MSI以及CR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CRC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患者Event-freesurvival(EFS)进行分析,Cox回归分析CRC的预后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在184例CRC患者中,MSI的阳性率为12%,MSI与MSS在肿瘤部位(P=0.003)、淋巴结转移(P=0.010)、TMN分期(P=0.028)表达存在差异,而在其他因子包括: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肿瘤类型以及是否远处转移等未见显著差异(P>0.05);Fn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30),但与MSI及其它参数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C转移的危险独立因素有肿瘤发生部位(P=0.03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P=0.031)。生存分析中显示,影响EFS的因素有:Fn的阳性率(P=0.041)、年龄(P<0.001)、肿瘤类型(P=0.018)、肿瘤部位(P=0.004)、浸润深度(P=0.002)、远处转移(P=0.001)、TMN分期(P=0.001)。而MSI与MSS对EFS的影响无差异(P=0.829)。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肿瘤类型(P=0.028)、肿瘤部位(P=0.006)、浸润深度(P=0.016)、远处转移(P=0.002)、TMN分期(P=0.02)、Fn的阳性表达(P=0.045)可为CRC的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01)、TMN分期(P=0.004)、Fn表达情况(P=0.043)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
  结论:
  MSI与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TMN分期的关系有显著意义。Fn在CRC癌组织中阳性率高,提示Fn可能参与了CRC的发生、发展。CRC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肿瘤发病部位和Her-2表达;年龄、肿瘤的类型、肿瘤发病部位、浸润深度、远处转移、TMN分期、Fn的阳性表达是影响CRC的预后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龄、TMN分期、Fn表达情况为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学位
期刊
期刊
背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预防及筛查可有效降低CRC的发病率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血液标志物作为高效的诊断及筛查指标,拥有侵入性低、检测效率高等优点,具有非常高的临床研究价值。而高通量、高精度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发现新型血液标志物的重要工具。本研究将应用蛋白质组学探索适用于CRC早期诊断或预防筛查的血液标志物。  方法  1、Meta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