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模糊语言学角度探究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意象传递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p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意象的传递是诗歌英译的关键。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使中国古典诗歌更具美感,也使其更加意蕴深厚。本文建立在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选取许渊冲,杨宪益等著名翻译家的唐诗经典译本为语料,采取质性分析方法,主要探讨四个研究问题:(1)模糊性和意象之间有何关系?(2)模糊语言的翻译对意象传递有何影响?(3)如何借助模糊语言的翻译使诗歌意象在英译过程中得到更为完整的传递?(4)意象的完整传递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有何影响?  通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模糊性是意象的一个主要特征。模糊性一方面使诗歌意象更加富有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为诗歌英译过程中的意象传递带来了许多困难;第二,将模糊语言进行恰当的处理可以解决意象传递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使扭曲的意象回正、将错位的意象正位、使丢失的意象更加完整;第三,通过分析唐诗的经典翻译,古诗词中的词语意象可以通过语义模糊的翻译进行传递,组合意象可以通过句法模糊的翻译进行传递,系统意象可以通过语用模糊的翻译进行传递;第四,翻译中意象的完整传递能够使原作诗人固有的情感表达出来,将诗歌朦胧的意境之美以及诗歌中所包含的内在文化完整地传达出来。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翻译研究领域的“文化转向”,把文化研究纳入了翻译理论研究中去。勒菲弗尔提出的操纵理论是翻译研究文化派中的一个著名理论。它认为文学翻译活动受一系列
在徐建融的精神世界里,中国画晋唐宋元传统是其永恒的追求,而其核心,恰恰是传统儒家的君子之风,文质彬彬,美意延年。在高手林立、名家辈出的上海画坛,“长风堂主”徐建融无疑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歌、赋代代相传,诗人辈出,世代相传。诗歌是语言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尤其是在古代,由于它特有的音韵便于记忆、传诵,在古代文学中
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他的作品涉及小说、剧本、评论、传记、儿童文学等题材,先后二十一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问题的核心》这部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根据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界定,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变量:语场、语式和语旨,而这三个变量共同决定了语域的取向。
新媒体的出现,因为具有一系列优势,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传媒界,电视传媒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冲击。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需要积极创新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理念和方法,跟上时代发展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是英国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意识流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本文主要以其意识流代表作《达罗卫夫人》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的角度切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惨败惊醒了中国人。以此为契机,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漫长的探索,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也正是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变法活动,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