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补阳还五针法的内在涵义,整理陈以国教授运用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相关理论,总结陈以国教授对于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经验;观察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临床表现、Barthel指数评分、FIM评分及Brunnstrom评分变化,以客观评价补阳还五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理论探讨: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及现代研究,阐述补阳还五针法的相关理论基础,总结陈以国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通过对中风后遗症病历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陈以国教授运用补阳还五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治疗特色,归纳陈以国教授治疗中风后遗症潜针用药的规律。2.临床应用:(1)根据本研宄的研究内容,制定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IM的评分标准和Brunnstrom分级评定表。(2)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对就诊于陈以国教授门诊的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纳入。(3)对符合纳入的患者,以初诊时间为0月,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在0月、1月分别填写日常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IM的评分标准和Brunnstrom分级评定表,以自身治疗前后为对照。(4)拍摄并整理每个纳入患者的门诊病例。(5)使用Excel 2010输入数据建立数据库。(6)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陈以国教授将中风后遗症的形成责之于气虚血瘀,阻滞经络,阴阳失衡,营卫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筋脉失养,器官失养,而致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等症状。2.陈以国教授在辨证论治中风后遗症病因病机及疾病变化的基础上,创补阳还五针法,秉承《黄帝内经》重视阳气的思想,以关元、气海固本培元,温通畅达阳气,以建里、天枢为主调畅中焦气机,以达调气温阳的作用;并且运用《内经》中健患同治的思想,以健侧腧穴主以调脏腑,理气血,患侧腧穴重在祛邪气,通经络,从根本上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从系统上修复相关脏腑经络,通利血脉,使气血津液运行输布正常,促进皮肉筋骨的濡养,从而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言语、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增强患侧肢体肌力,显著改善患者在睡眠、饮食、情绪等方面的障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所收集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1)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1.33±8.09、84.67±5.86,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00<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FIM评分分别为61.33±5.70、81.33±5.05,治疗前后差异明显(P=0.000<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Brunnstrom评分比较,两组数据经秩和检验,Z=-3.217,P=0.01<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合具体数据分析,治疗后等级高于治疗前,说明治疗对于提高等级有疗效。(4)治疗有效率:基本痊愈14例,占46.7%,显效9例,占30.0%,有效5例,占16.7%,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1.陈以国教授创立了具有以固本培元,疏调气机,通调经络为理论基础的补阳还五针治疗方法,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于一体,补益元气,调畅气机,疏通经络,可有效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补阳还五针法在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方面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