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数据安全性方案研究与实践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7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虽然云存储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云存储技术用户与数据物理分离的特点也带来了诸多的数据安全问题。在数据存储安全方面,云存储服务器的硬件故障、系统的软件问题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问题威胁着数据完整性安全。在数据使用安全方面,用户在上传数据后就失去了数据的物理访问控制权,转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掌握,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非法拷贝和非法传播的问题。针对上述的安全问题,本文基于区块链技术针对云存储数据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针对数据存储安全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方案通过挑战-应答的方式对用户在云存储中的数据以及其副本进行完整性验证。引入第三方仲裁机构,利用存储在区块链中完整性证明的不可篡改特性,为用户及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提供数据完整性仲裁服务,并给出数据完整性定量评估。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对云存储提供商的应答进行验证。方案既利用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摆脱了对第三方机构的依赖,建立了去中心化的完整性验证框架。又利用区块链防篡改的特性构建了可问责的完整性证明。通过安全性分析和实验,证明方案是安全且可行的。2.针对数据使用安全问题,提出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数据访问控制及防拷贝方案。方案引入CP-ABE加密技术将数据访问控制权由云存储提供商交还给用户,引入数字水印技术解决数据的非法拷贝问题。为将二者结合提出基于正交操作域的水印嵌入及CP-ABE加密模型,并针对图像类型数据给出了具体的基于正交操作域的水印嵌入及CP-ABE加密方法。方案将请求-确认记录存储到区块链,进一步加强用户的访问控制权,同时也建立了请求方与数据中水印的关联,防止请求方对其非法拷贝的事实进行抵赖。通过安全性分析和实验,证明方案是安全且可行的。3.对上述两个方案进行整合,形成基于区块链的云存储数据安全性方案。并基于此方案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最后对系统功能测试,验证了系统功能和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当前,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已成为国际投资条约中很常见的一项外资待遇条款,但各国在国际投资条约中往往对该条款进行语义抽象的设计,这使得该条款的内涵与适用范围远未达成统一,进而不同的国际仲裁庭对该条款的解释也具有差异性。以上种种现象使得国际投资条约中的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成为国际投资仲裁实践中最具争议的条款之一。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分析了公平与公正待遇条款的概念;其次对国际投资条约
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是民事审前程序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案件繁简分流的重要手段。在法官员额制改革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立案数量不断上升,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严峻。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正式确立了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通过证据交换、明确争议焦点、庭前调解等方式,帮助法官实现积极的案件管理,保证案件集中审理和促进和解,同时也为民事纠纷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
目前,人们习惯用手机相机记录生活,而且图片是记录信息的一种重要媒介,因此图片在手机相册内大量存在,开发一款辅助用户拍照的相机和能够高效管理手机相册内大量图片的系统有着积极意义。手机应用商店内相机类应用的主要功能都是美颜和滤镜角度,优化用户拍摄的照片,很少有涉及到提示用户如何拍照的功能。部分图片管理类应用只是基于图片的时间和地点分类,也有基于图片内容进行分类的应用,但是该类应用大多数都会要求用户将图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日常物理对象或事物的网络,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数据获取和传输是物联网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前提。在物联网中由于网络本身以及数据的特点,针对物联网的路由协议研究尤为重要。传统的路由协议进行路径选择时一般只考虑路由度量,鲜有考虑过数据包属性(例如:大小、编码等)。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路由度量和数据包属性相结合的物联网路由选择策略,并设计与实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电商的认可度日益升高,网上购物已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淘宝、京东等平台深耕C2C领域,自身壮大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模式,推动国内电商业务持续蓬勃发展。行业的进步带来了极大的利润和便利,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第一,“数据过载”问题。电商业务的蓬勃使得相关用户及商品数据呈爆发性增长,用户越来越难以从繁杂的数据中及时、精确地找到所需信息。第二,“冷启动”问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服务的数量飞速增长,各种类型的服务推荐系统层出不穷。尽管各大服务推荐系统都展现了高效的数据处理、服务推荐等性能,但现有的服务推荐系统大都基于中心化平台开发,功能与数据集中于中心服务器,这种过于中心化的权限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数据被篡改、数据泄露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区块链技术在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智能合约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服
为解决时间序列方法对弹性时机点的预测中步长固定、考虑指标单一、预测结果不包含临界点等问题,为弹性策略提供更充足的准备时间,本文考虑访问量和特殊日期对弹性时间点(临界点)的影响,提出临界点预测与实时监测结合的资源预警模型。该模型以历史匹配数据库作为核心,使用长周期的历史数据训练临界点预测模型,并构建历史匹配数据库。将数据中心视为黑盒,通过黑盒监控指标实时监测来为预测模型提供输入数据和完成历史匹配数据
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访问控制结合,解决单点故障问题并实现去中心化的访问控制是当前物联网访问控制的研究趋势。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访问控制系统,使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技术进行访问控制决策,访问控制权限仅在用户与区块链之间流动,以保证访问控制的可靠性。本文针对基于区块链的访问控制中因访问控制策略粒度过粗,出现越权访问、过度授权等问题,设计了一个访问控制策略模型FACPM(Fabric A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且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蛋白质复合物由多个蛋白质结合形成,是探索复杂生命过程的基础。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可看作是由多个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但由于PPI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因此,识别蛋白质复合物并理解其功能特性成为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构建PPI加权网络并设计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可用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
移动通信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海量的交通数据。通过采集道路运输过程中“人-车-环境”的状态数据,利用机器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融合分析,有利于发现车辆隐含的交通行为特征,特别是检测驾驶人可能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防范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综合考虑驾驶人、车辆和环境三方面的交通数据,利用仿生神经网络技术对轨迹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利用机器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