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环状模与东北亚冬季温度的因果关系及其在预测上的应用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作为北半球气候内部变率的主要模态,对北半球的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运用收敛交叉映射(CCM)算法、S-map等算法讨论了NAM对东北亚地区冬季地面气温(SAT)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强度变化及相互作用强度,并且将NAM信号加入到SAT的重构相空间中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试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NAM与东北亚地区冬季SAT存在单向因果关系,NAM始终是东北亚地区冬季SAT变化的影响因子,但因果关系强度并非一成不变,在1960-2018年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振荡,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2006年、1982年分别为NAM对东北亚地区SAT影响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年。(2)冬季NAM存在显著的8-9年主周期振荡,其包络信号的变化是冬季NAM影响东北亚地区SAT的驱动因子,其变化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NAM对东北亚地区SAT因果关系的大小。(3)在因果关系大值年,中高纬和极区的500 h Pa位势高度场呈现出北低南高的“跷跷板”结构,NAM相对常年更强,东北亚气温受NAM的影响较大;而因果关系强度偏小值年,NAM相对常年偏弱,东北亚气温可能受到NAM及其他系统的综合影响。(4)在使用单变量、多变量和多视角嵌入法重构相空间时,三种方法预测能力的比较如下:多视角嵌入法>多变量嵌入法>单变量嵌入法。此外,利用复杂系统中变量中共有信息的特性,在时间序列一定的情况下,利用冬季动力系统的复杂性来增加系统内的信息,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将驱动因子NAM加入到SAT的重构状态空间中可以改善SAT的预测效果。(5)同一系统中变量间的相互作用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系统向新的状态转移而不断变化。可以运用S-map方法来量化给定系统中变量间不断变化的相互作用,时间序列长度L和非线性参数theta的选取对相互作用强度的结果均有一定的影响。在使用S-map算法计算变量间的相互作用强度时要尽量选择时间序列长度足够长的序列。(6)将东北亚地区SAT、NAM信号、以及亚洲区极涡面积视作同一气候系统中的不同因子,计算亚洲区极涡面积对NAM与NAM对东北亚地区冬季SAT的相互作用。NAM对SAT的作用强度大多为正,表明SAT随着NAM的增大而增大;而亚洲区极涡面积对NAM的作用强度则与之相反。亚洲区极涡面积对NAM的影响与NAM对所研究区域温度的响应具有统一性。
其他文献
冰雹的发生对工农业生产、军事航天有着巨大的迫害,目前主要通过雷达等实现降雹的有效预测,但实际降雹情况与雷达预测统计应对性不强。另外,对于降雹预测准确性及降雹量级的估计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监测,不仅耗时耗力,且缺乏智能性和及时性。因此,本课题针对目前降雹监测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从“声学”角度出发,以降雹声信号为对象对冰雹进行分类识别研究。本课题重点研究降雹声信号降噪、盲源分离、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技术。(
热带气旋潜在生成指数(Genesis Potential Index,GPI)是由影响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生成的动力和热力学参数构成的经验函数。本研究首先评估了现有GPIs(GPIEN、GPIMW、GPICY、GPITC、GPIZW和GPIZZ)对北大西洋和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时空特征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现阶段使用的GPIs能较好地再现两个海盆TC生成的空间分布和
本文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叶面积指数(LAI)以及降水、气温、辐射、海温、环流场数据及CMIP5耦合模式模拟结果,系统分析和讨论了1982-2015年中南半岛植被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重点分析了其与ENSO的联系,为该地区植被的变化和未来预估提供一定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中南半岛植被覆盖高值区主要位于泰国北部和缅甸北部地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植被覆
本文基于1979—2015年中国区域CN05.1格点降水、全球降水气候中心(GPCC)降水数据和欧洲气象中心ERA-interim逐月的再分析等资料,采用回归、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冬季降水的南北区域性差异及其年际变化对北极涛动异常的响应,并讨论了北极涛动和ENSO在不同配置下对青藏高原南部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南部冬季降水都与北极涛动异常存在密切的关系,但青藏
本文利用1961—2017年NOAAERSSTV3b逐月平均海表温度数据、NCEP/NCAR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以及由中国CN05.1格点降水资料,研究了 Ningaloo Ni(?)o/Ni(?)a的变化特征,并对Ningaloo Ni(?)o/Ni(?)a与华南冬季降水异常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采用NCAR CAM5.1大气环流模式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观测分析结果,揭示了 Ningaloo Ni
本文使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753站1950-2018年逐日气温、降水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完善了1951-2017年冬季我国南方冰冻雨雪事件气候特征研究,对其时空特征、区划及事件发生日环流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事件关键致灾因子,通过大气环流相关性研究从中探究持续性低温雨雪天气发生的前兆信号。结果表明:1)我国南方持续性冰冻雨雪事件存在显著的2-3年周期性变化,1985年前后发生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格点数据集CN05.1和四个全球气候模式(CSIRO-Mk3.6.0、EC-EARTH、Had GEM2-ES和MPI-ESM-MR)驱动Reg CM4动力降尺度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分别记为Cd R、Ed R、Hd R、Md R),利用“追踪式”识别方法对中国区域性暴雨事件进行了识别,并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了中国区域性暴雨事件的基本气候特征,评估了Reg CM4模式对中国区域性暴
本文利用新建的1981-2019年全国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历史个例数据集、中国台站逐日降水量、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2016-2019年ECMWF降水及环流预报场对江淮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个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江淮极端持续性强降水个例提取典型模态,运用单层迁移CNN(卷积神经网络)、R(相似量)、COS(相似系数)对1981-2015年强降水个例进行环流分型,比较各方法的分型效果,建立了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是东亚夏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副高的面积、强度、位置(北部边缘或脊线)和东西进退(西伸脊点)决定着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和雨带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太副高经历了一次东退的年代际变化。海洋作为西太副高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关注关键区海温在1979年之后的年代际变化,对西太副高
近几十年来,北极海冰持续减少。秋季海冰变化对冬季地面温度的影响受到诸多争议,不同海区海冰变化可能会对地面温度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根据哈德莱中心的海冰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与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数据以及CMIP6模式数据,研究秋季不同关键区海冰变化的冬季地面温度响应,并探讨这一响应过程的可能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40年间,秋季北极海冰变化以巴伦支海-喀拉海(B-K)和拉普捷夫海-波弗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