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因“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无论在文学领域还是新闻界,她都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的人物,在近四十年的采访和写作中,她通过五本题材各异的小说创作,勾勒了苏联从巅峰到落幕的历史图景和这其间人民的生活百态。她多次在演说和笔记中将《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二手时间》这五本书统称为“乌托邦之声”,但目前国内外研究界对该系列的研究涉及甚少,导致了对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小说的研究空缺。本文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乌托邦之声”系列作为研究对象,以复调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乌托邦之声”的创作,深究阿列克谢耶维奇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传承和创新。阿列克谢耶维奇以记者的身份重构了小说的创作,拓展了复调小说理论的疆域,最终在狂欢化的文学表达中揭露了宏大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以解构宏大叙事的方式,重新建构了苏联人的“对话乌托邦”。
本文由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结语构成。
引言部分概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生涯,对她的“乌托邦之声”系列创作进行简略评述。
论文的主体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以两组背景关系为线索,探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作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记者,她在倾听无数人生的过程中形成了复调书写的创作方式。第一节论述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思想基础和创作理念,第二节解读阿列克谢耶维奇双重身份带来的跨界书写,阐释这种写作身份对她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通过对“乌托邦之声”系列的解读和归纳,阐释阿列克谢耶维奇如何通过三重视角的历史诠释,使五本书在现实话语的背景下,消解了苏联乌托邦神话,重新建构了开放对话关系中的乌托邦。第一节,透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阐释阿列克谢耶维奇自觉的女性主义书写,第二节将《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的战争命题置于宗教话语的考量中,展现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宗教意识下为人性困境寻求的出路,呼吁爱的回归与和平的守护,第三节主要论述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和《二手时间》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传统历史的解构和独特时空观下的历史重构,通过突破性的后现代主义视角书写,彻底破除了苏联的乌托邦话语体系,同时激活了她的“乌托邦之声”系列。
第三章从复调小说理论入手,以巴赫金理论为支点,透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展现她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第一节以杂语性与多语性理论审视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普遍的话语基础,并以此为基础,透过复调小说理论讨论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复调结构的构建过程和创新途径。第二节以巴赫金的行为哲学为切入点,论述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小说的人物特征,阐述她通过对真实人物的艺术书写,在继承对话理论的书写中,突破了艺术创造的框架,呈现了复杂而立体的苏联人类群像。
第四章则通过狂欢化理论透视“乌托邦之声”系列创作,第一节论述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语境中对狂欢节的效仿,并以此将苏联人民的个人史带入狂欢式的美学场域,在后苏联复现了苏联式的生活与对话,呈现出狂欢化的文学表达。第二节则是将狂欢化中的“笑谑”与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普遍的“恸哭”作对比研究,探讨阿列克谢耶维奇如何通过对这种同源反向行为的狂欢化书写,在作品中展现出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结合独特的复调人物,使她的系列创作呈现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狂欢化审美价值。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进一步指出纪实题材与文学话语融合的新形式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她通过对复调小说理论继承与创新,将采访话语以复调的编排和筛选组成了既继承又超越的新小说体裁,在消解苏联乌托邦话语遗存,诉说苏联人民多舛命途的同时,探索俄罗斯民族的未来。
本文由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结语构成。
引言部分概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成长经历和创作生涯,对她的“乌托邦之声”系列创作进行简略评述。
论文的主体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以两组背景关系为线索,探源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作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记者,她在倾听无数人生的过程中形成了复调书写的创作方式。第一节论述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思想基础和创作理念,第二节解读阿列克谢耶维奇双重身份带来的跨界书写,阐释这种写作身份对她创作的影响。
第二章通过对“乌托邦之声”系列的解读和归纳,阐释阿列克谢耶维奇如何通过三重视角的历史诠释,使五本书在现实话语的背景下,消解了苏联乌托邦神话,重新建构了开放对话关系中的乌托邦。第一节,透过《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阐释阿列克谢耶维奇自觉的女性主义书写,第二节将《我还是想你,妈妈》、《锌皮娃娃兵》的战争命题置于宗教话语的考量中,展现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宗教意识下为人性困境寻求的出路,呼吁爱的回归与和平的守护,第三节主要论述在《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和《二手时间》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对传统历史的解构和独特时空观下的历史重构,通过突破性的后现代主义视角书写,彻底破除了苏联的乌托邦话语体系,同时激活了她的“乌托邦之声”系列。
第三章从复调小说理论入手,以巴赫金理论为支点,透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创作,展现她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第一节以杂语性与多语性理论审视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普遍的话语基础,并以此为基础,透过复调小说理论讨论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复调结构的构建过程和创新途径。第二节以巴赫金的行为哲学为切入点,论述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小说的人物特征,阐述她通过对真实人物的艺术书写,在继承对话理论的书写中,突破了艺术创造的框架,呈现了复杂而立体的苏联人类群像。
第四章则通过狂欢化理论透视“乌托邦之声”系列创作,第一节论述阿列克谢耶维奇采访语境中对狂欢节的效仿,并以此将苏联人民的个人史带入狂欢式的美学场域,在后苏联复现了苏联式的生活与对话,呈现出狂欢化的文学表达。第二节则是将狂欢化中的“笑谑”与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中普遍的“恸哭”作对比研究,探讨阿列克谢耶维奇如何通过对这种同源反向行为的狂欢化书写,在作品中展现出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结合独特的复调人物,使她的系列创作呈现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狂欢化审美价值。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进一步指出纪实题材与文学话语融合的新形式是阿列克谢耶维奇文学创作的永恒主题,她通过对复调小说理论继承与创新,将采访话语以复调的编排和筛选组成了既继承又超越的新小说体裁,在消解苏联乌托邦话语遗存,诉说苏联人民多舛命途的同时,探索俄罗斯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