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基功率二极管耐压机理与新结构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aN材料作为宽禁带半导体,具备优良的材料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国内外GaN基功率二极管的相关研究表明,目前GaN基功率二极管中存在结边缘电场集中效应以及电场非均匀分布的问题,严重制约了GaN基功率二极管的耐压提升。本文针对GaN基功率二极管的耐压结构和温度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如下。首先,为解决GaN基功率二极管中存在的电场非均匀分布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复合介质结构GaN基功率二极管新结构。该结构利用介电常数不同的介质界面处电场不连续的特点,在漂移区内部引入新的电场峰值来调制电场,从而能够在不牺牲正向导通特性的情况下提高二极管的耐压。研究表明,具有三层复合介质结构的GaN基梯形二极管的击穿电压为5360 V,BFOM为18.78 GW/cm~2,平均击穿电场为3.35 MV/cm,器件性能接近GaN材料的极限。同时,对该结构的开关特性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复合介质的宽度L从2μm增加到10μm,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增加了5ns,这是由于复合介质引入了额外寄生电容以及复合介质结构对二极管势垒电容造成了影响。最后通过结合垂直场板有效抑制了结边缘处的电场集中,进一步提高了器件的击穿电压。其次,为研究在不同温度下AlGaN/GaN异质结肖特基二极管中占主导的电流输运机理,对生长于蓝宝石衬底上的肖特基二极管(SBD)进行了变温特性分析。分析表明,随着温度从25℃增加到100℃,二极管的理想因子n从1.952下降到1.68。这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热电子发射机制在SBD的正向导通机制中逐渐占主导。对SBD反向的I-V曲线的拟合结果表明,低电场时的漏电流的主导机制为Frenkel-Poole效应,高电场时的主导机制为Fowler-Nordheim隧穿效应。然后,为研究不同功函数的肖特基接触金属对SBD的势垒高度和漏电机理的影响,对阳极金属分别为Ni/Au和Pt/Au的两种SBD进行了变温特性分析。基于I-V特性曲线所计算出的两种二极管的有效肖特基势垒高度相差0.1 eV左右,表明功函数更高的Pt/Au合金并没有形成更高的肖特基势垒。这是由于表面态屏蔽了金属-半导体接触的影响,使半导体一侧的肖特基势垒高度不受金属功函数的影响,而只与半导体的表面态有关。同时,由于化学性质较活泼的Ni金属在GaN材料表面的黏着性更好,Ni/Au-SBD形成了质量更好的肖特基接触,其漏电流大小相比Pt/Au-SBD降低了2个数量级。最后,为研究钝化层结构对SBD正向导通特性和漏电流的影响,分别对有钝化和未钝化的SBD进行了I-V和C-V特性分析。I-V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钝化后的SBD的漏电流大小升高了约3个数量级,这是由于SixN/GaN界面处的界面电荷在二极管中引入了新的漏电通路。进一步的,C-V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钝化层在AlGaN/GaN界面引入了类受主陷阱,导致有钝化结构的SBD的沟道迁移率和二维电子气浓度均发生了下降。
其他文献
在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和后5G时代,无线通信中的数据业务传输需求呈爆炸式增长,而越来越稀缺的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数据业务传输的需求。寻找更多可用的频谱资源,是未来通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太赫兹频段,因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受到广泛关注。太赫兹通信具备100Gbps以上的数据传输能力,能满足未来通信需求。研究适用于太赫兹无线通信的超高速基带处理平台
激光深熔焊具有能量密度高、加工速度快、接头质量好等技术优势,已成为轻质合金高效高质连接的关键技术。TA15钛合金在大负载工作条件下可以保持良好的蠕变性能,同时在材料成型时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和焊接性能,从而在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航天飞行器关重件结构激光深溶焊工艺难题,结合工艺试验和数值模拟技术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激光焊接匙孔形成的稳定性及其对焊缝形成过程的影响机制。建立了焊接工艺过程中固、液
在毫米级和亚毫米级(THz)频段,微波真空功率放大器在电子对抗、雷达、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当工作频率提高到W及以上频段,行波管等真空功率放大器的核心部件——慢波结构——尺寸越来越小,传统的加工方法难以满足其精度上的要求。具有电压低、频带宽、易集成等优点,同时可以通过微细加工工艺实现的微带线慢波结构因此获得了广泛关注。本文与现有加工技术相结合,先后设计了两种方案的90-102GHz频段微带线行波
在低电离层,特别是在D层内,无线电波的传播不仅可能受电子的影响,还可能会受离子的影响,但是由于离子质量大速度慢,所以一般在计算介电系数时只考虑电磁波与电子的相互作用,而忽略离子碰撞项的贡献,本文为了探究离子对介电系数和电导率的影响,开展了相关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离子对等离子体的介电系数和电导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电离层的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发生电子吞噬效
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红外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军事侦察、红外隐身、夜间成像、辐射制冷和医疗检测等领域。但由于传统红外材料相对固定的光电性能,使得相关器件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微纳结构加工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利用等离激元共振和F-P腔谐振等物理效应,设计构建微纳结构,可以显著改善材料吸收及辐射特性。本文从红外辐射调控技术及应用的角度出发,以黑硅(BSi)和一维光子晶体为研究对象,使用仿真和
近年来,类液态Cu2-xSe基热电材料因其热电性能优异,且组成元素无毒无害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类材料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物相变化及类液态Cu离子在外场作用下长程迁移造成元素析出等现象,导致其稳定性较差,阻碍实际应用。据报道,类液态Cu2-xSe材料的稳定性及热电性能与Cu空位浓度密切相关,适当的Cu空位能有效抑制相变且增强材料的服役稳定性。然而,过量Cu空位导致材料本征载流子较高、热电性能较差。
太赫兹(THz)波是指频率在0.1~10 THz(波长3000~3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太赫兹波段能够覆盖许多物质的特征谱,并且可以利用特征谱的特点研究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太赫兹波作为一种还未被广泛应用的、潜在应用价值巨大的、具有独特优势和战略意义的电磁波频段,将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支持。真空电子器件是一种稳定且能高效率产生电磁波的源器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扩展互作用
毫米波一直是雷达、遥感、成像和安全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几十年来,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数据速率、大通信容量和一些潜在应用的需求,对高频器件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对用于卫星接收机系统、未来个人通信系统和毫米波雷达的毫米波电路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变频组件作为毫米波雷达的关键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系统性能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设计指标展开说明,结合教研室车载雷达项目需求,综合设计了一款用于毫米
回旋管是具有最高输出功率记录的快波器件,在空间通信、热核聚变与医疗诊断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其工作频率的增加,回旋管将大幅提升对磁场的需求,采用高次谐波有助于降低工作磁场,但同时也会加剧模式竞争。与传统的热阴极相比,场致发射冷阴极几乎能够支持瞬态开启,满足超紧凑的设计要求以及工作在室温条件下。基于碳纳米管(CNTs)冷阴极的电子发射源已被广泛证明具有高电流密度、优异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低开启电压
随着在医疗监测和能量采集等领域的突出表现,柔性电子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柔软的特性,可运用在皮肤表面等,实现电子设备的可穿戴,为一些应用提供大量的新功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就是柔性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其中,基于GaSe/MoS2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可借助于其材料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异质结的辅助,实现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的高性能探测。然而现有的基于GaSe/MoS2异质结的光电探测器大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