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uang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场陆侧是实现航空运输与地面交通运输转换功能的场所,是城市内外交通联系的结合部。随着我国航空运输快速发展,航空运输在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的服务质量,而旅客空中飞行时间的缩短也更加凸显出陆侧地面交通的重要性。但在城市交通与机场交通规划中,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过长的地面出行时间已经大大降低了航空运输的服务质量与效率。在理论研究方面,无论是研究面还是研究深度,都与现实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论文依托国家863计划项目,以浦东机场、虹桥机场、黄花机场陆侧客流调查分析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调查资料,结合我国机场陆侧的现实问题与理论研究的薄弱点、空白点,按照旅客活动流程,在研究机场陆侧客运交通衔接系统分析、客流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针对机场陆侧对外客运衔接系统、内外接驳衔接系统、内部衔接系统三个层次开展研究,并提出衔接系统评价方法。   首先,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分析机场陆侧客运交通系统组成、功能特征与构成要素,并将其按照系统组成划分多个层次,分析各个层次内容与特点;根据对机场陆侧客流调查,分析陆侧客流的构成及其出行特性、时间分布特征,并将结构方程与蒙特卡洛模拟结合,构建了基于结构方程与蒙特卡洛模拟的衔接客流量预测模型。   其次,分别对衔接系统的三个层次从设施衔接与运营协调衔接方面开展研究:   在对外客运衔接系统的研究中,分析了对外衔接的多种交通网络组合模式、集疏运模式以及对外衔接交通的衔接方法,并建立了对外衔接设施协调模型,同时,构建基于物元分析的轨道交通建设决策方法和经验决策模型,并建立了航空轨道线的运营衔接规划模型以及机场巴士的运能优化模型、接运时间优化模型、线路优化模型,分析设置城市航站楼的必要性,并构建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的选址模型。   在内外衔接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广义车道边的含义,并通过对出发层车道边容量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出发层布置模式与设置条件以及停车泊位的优化设计,构建了基于排队理论的出发层车道边规模模型;分析了到达层出租车车道边各种设置模式及其设置条件、组织管理方法,建立了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到达层出租车车道边的通行能力仿真模型。   在内部衔接系统研究中,提出了陆侧各衔接单元的整体布局模式,并分析了航站楼布局、陆侧内部路网布局模式以及航站楼、车道边与其他单元的衔接方法;建立了陆侧小汽车停车需求模型、长途客车站的需求规模模型、以及陆侧通道类设施的需求规模模型,提出了基于排队理论的蓄车场规模分析方法;   再次,根据研究的三个层次,分别构建了机场陆侧客运交通与城市衔接的可达性评价方法、车道边服务水平评价方法、陆侧内部客运交通衔接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对论文的研究成果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其他文献
儿子3岁时,母亲搬到城里帮我带孩子,只是我发现最近母亲经常跟我说“你小时候……”,而且母亲只要一说到“你小时候”几个字,两眼就放光.
期刊
学位
以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其不仅重在对视觉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同时还将教育的对象设定为社会大众,通过强化社会大众对视觉文化进行
螺纹连接易拆装、可反复使用,这种连接方式被大量的用于具有振动服役环境的结构中。对于重要结构,螺纹连接一旦发生松动失效将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研究发现,紧固件的松动与接触面磨损、塑性变形有关,但科研人员目前很少从该角度对紧固件进行防松处理。表面处理可以提高材料表面强度,增强材料对磨损、塑性变形的抵抗。微粒子喷丸作为一种新型表面处理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通过该工艺处理紧固件表面,从原理上可以提高紧固件抗
本文以SnO2透明导电膜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薄膜的电导率,可以进行适当的掺杂,现在一般选用F或者Sb作为掺杂。文中对于两种掺杂的二氧化锡透明导电膜进行了研究,采用了超声雾化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使用多个传感器对某一物理量进行测量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度是今后传感器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必须对多传感器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数据处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使用计算机
地震波检测器在地震预警、石油勘探、地质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光纤地震波检测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绝缘性好、耐腐蚀、长距离传输、易组成阵列等优点,受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线路的耦合程度日益提高,因而乘客在线路间进行无缝换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在此同时,由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这需要不同的投资主体参与到
近年来,大雾天气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来源,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