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间接冲击金属薄板微成形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u5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微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微制造业迅速崛起,微器件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研究等领域中广泛地被关注和使用。金属薄板微成形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对激光间接冲击金属薄板微成形进行研究,利用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制造尺寸精度非常高的微成形模具,搭建了激光驱动飞片间接微成形和激光冲击软模间接微成形实验平台,在此基础上系统探究两种工艺的成形性能且分析激光对其影响的规律。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首先,阐述了激光冲击波的力效应机理,冲击波压力峰值的计算方法,分析了两种工艺的加载特性,探究了激光加载的应变率、材料的屈服条件以及应变速率效应。  然后,分别开展了激光驱动飞片和激光冲击软模间接微成形实验研究,使用KEYENCE VHX-1000C、Axio CSM700以及TriboIndenter纳米压痕仪等检测设备对飞片性能和试样的贴模性、厚度减薄率、表面粗糙度、成形深度、纳米硬度等成形性能进行了表征。  在激光驱动飞片间接微成形实验中,通过厚度为20μm的钛箔飞片加载厚度为35μm钛箔试样开展了微成形实验,研究了激光能量对飞片的性能以及试样的贴模性、厚度减薄率、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飞片始终能够保持较好的完整性,能够提供均匀冲击压力,为试样均匀变形提供保障;当激光能量合适时,试样与模具贴合较好,较好地复制出模具特征,试样具有良好的贴模性;试样厚度减薄率最大值为19.8%,最小值为2%,能够很好改善在高应变率成形过程中出现厚度减薄率过大现象;试样材料经过激光冲击后表面粗糙度Ra的值变大。  在激光冲击软模间接微成形中,利用聚氨酯作为加载媒介完成了厚度20μm的铝箔的微成形实验,研究了激光能量对试样的成形深度、贴模性、厚度减薄率、表面粗糙度以及纳米硬度等成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利用软模作为加载媒介能够很好的保护试样,使得试样具有很好的表面质量和高的光洁度,且具有很好的成形轮廓;激光冲击软模加载成形技术,可以为试样变形提供均匀的冲击力,使得试样材料变形均匀,有利于提高试样的成形精度;通过对成形试样的厚度减薄率进行表征,发现试样圆角处厚度减薄率最大,其值为24.2%;激光冲击软模间接微成形工艺的高应变等优点,试样材料的纳米硬度得到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强化。  最后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平台对激光驱动飞片间接微成形和激光冲击软模间接微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Johnson-Cook和Mooney-Rivlin本构模型分别模拟了金属飞片、试样和聚氨酯软模动态响应行为,并讨论了两种工艺下的试样的成形精度、位移场、应力场以及厚度减薄率。结果表明,上述材料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试样的动态响应行为。对激光间接冲击微成形的实验测量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两者吻合度较高,数值模拟具有很高正确性以及可靠性。  激光间接冲击金属薄板微成形是一种新型的微细加工技术,本文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了该工艺的成形性能。本文的研究为推动激光间接冲击金属薄板微成形的工程实际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其他文献
人体气管因肿瘤、瘢痕狭窄、外伤、炎症等,临床上需要切除病变部位气管。气管切除后的气管重建是必须的。人工气管是气管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人工气管进行了
磁器口古镇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作为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那经历千年不变的浓郁纯朴的古风,令其成为重庆江州古城
本文研究了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算法(SVPWM)采用英飞凌(Infineon)16位单片机为控制单元的全数字电机控制器解决方案。 首先,
湖泊透明度是湖泊水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湖泊浮游生物和进入湖泊的有机和无机颗粒溶解程度的综合反映,对湖泊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及实践意义。遥感影像是获取面积
学位
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引入中国并得到长足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由于其具有清洗成本低、清洗效率高、不破坏清洗对象以及不污染环境等特点,将高压水射流清洗技术
艺术与设计之间既有着质的差别,又有着形式上相同的地方,在二者间的边缘地带有着很多可能与不可能的交叉与融合,其丰富之处正是精彩之处的表现。
水利工程是社会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工程,其扮演着能源输送、洪涝灾害防治等多种角色.国内许多城市都与河道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城市的发展依托于河道又受限于河道.为了发挥这些
校企合作背景下装饰设计专业学习评价,是衡量装饰设计学生专业能力水准的重要手段,评价内容和评价依据的科学设计是评价客观合理的前提,立足专业教学,引入企业评价标准是高职
本文对全液压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作业车智能化测试控制理论与实验进行了研究。文章提出了碳纤维抽油杆作业车自动测试控制系统的各子系统的测试方案,并给出了部分具体电路。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