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校园建设的探析与构想——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热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对城市的生态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1世纪的高校应顺应生态文明潮流,积极构建生态型校园,传播生态文明理念,荟萃生态文明科技,培育生态人才。   以高校生态校园的构建为研究目标,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动态以及当今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现况进行了剖析。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不少高校在办学层次和规模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继高校合并和扩招后,各地大学城也应运而建,但在大学的过快发展过程中,校园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诸如校园自然生态价值保护不充分、教育人文景观要素凝炼不具体、经济生态系统建设重视不到位、社会生态系统功能定位不和谐等问题,生态校园建设也就提到重要的建设议程。   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与发展的基础上,解析并提出生态校园建设是当今我国高校校园建设的主流方向,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从生态校园的建设内涵着手,分析了生态校园的特点,并以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型校园”模式的成功创建为例,对生态型校园的规划与建设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究与思考,指出生态校园规划应包括校园功能分区、校园土地利用、校园绿地系统、校园建筑生态、校园环境治理及校园生态文化等方面的规划。   最后,本研究提出生态文明高校生态指标评价的基本构思,即从压力层、状态层和响应层这三个项目层构建了生态型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八个因素层:规模压力、能源压力、承载压力、环境质量、景观质量、人文质量、生态策略、生态建设,并通过对福州地区大学城几所高校的生态型校园建设进行实例评价和分析,来探讨评价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校园的规划与设计,进而提出加强生态校园建设的基本构想,即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加强节能技术的运用,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其他文献
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是两个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由于干旱和盐胁迫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因此二者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以水稻(Oryza sativa L.)为试材,研究了在水分胁迫(PEG模拟)下和盐胁迫(NaCl)下水稻DNA甲基化的变化规律,揭示水稻对水分、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同时研究了脱落酸、水杨酸预处理对水分和盐胁迫下DNA甲基化的影响,实验预处理方法为:挑选籽
本研究在膜下滴灌的种植模式下,2010年以夏波蒂为试验材料在武川县新河村和三间房进行田间试验,2011年以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武川县下秃亥村、赤峰市林西县进行田间试验。试验主要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不同地域、不同品种、不同测试时间下的马铃薯倒四叶叶片顶小叶顶端SPAD值的变化,并确定了马铃薯氮素营养诊断指标和氮素动态诊断模型。试验结果如下:1试验地的位置和马铃薯基因型显著影响着叶绿素仪的读数。2马
竹草盆景,顾名思义即以竹、草为创作主体的盆景形式。具体一点讲,是以竹、草本植物为主体,经艺术处理和精心培养,点缀山石、亭榭、人物等摆件,在盆中再现大自然竹林、草地、
本文通过对123对SSR引物筛选、SSR体系优化和57份甜菜材料的鉴定,以期建立稳定、精确、经济和快捷的甜菜种质资源SSR分子标记鉴定体系,并对57份供试甜菜材料进行了评价,为甜菜种质资源鉴定和有效利用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优化了甜菜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比较了模板DNA、正反引物、Mg2+、dNTPs、Taq酶浓度,退火温度和银染技术对PCR扩增反应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