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移民家庭观的转变——以《典型的美国佬》和《莫娜在希望之乡》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887年第一部代表华裔文学的作品《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发表至今,华裔文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华裔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亮点,也是华人移民的一个微型写照。在众多华裔文学作品中,美国华裔文学成为了研究中的热点。
  在华裔作家中,有许多代表性人物,任碧莲便是其中一位写作风格极具特色的作家。任碧莲(Gish Jen)生于1955年,她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典型的美国佬》(Typical American)出版于1991年。本书曾获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奖提名,并获得了1988年美国最佳短篇小说称号。五年后于1996年发表了其姊妹篇《莫娜在希望之乡》(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此书被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提名,还被《洛杉矶时报》评为“年度十佳书籍”之一。两部作品同是讲述华裔家庭张家人的故事,但是两部小说中不同阶段的移民家庭表现出来的家庭价值观念却截然不同。
  本文将以任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及其姊妹篇《莫娜在希望之乡》作为研究文本。从亲情观、婚恋观、教育观三个角度分析两书的家庭观,并将两部作品中的观念变化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任碧莲在两部作品中所反映的华裔移民家庭观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和发展。
  从亲情观角度分析,两部小说亲情观的变化可以简要概括为由中国化转变为美国化。在《典型的美国佬》中,拉尔夫对姐姐特蕾莎的情感受到男权思想和民主思想的双重影响,从而产生了内外矛盾的亲情观。姐姐特蕾莎对于弟弟始终秉承着自我牺牲的亲情观念不断帮助弟弟的生活。姐弟之间的亲情展现了中国化的亲情观念。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无论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还是莫娜和凯莉两姐妹之间的姐妹关系,无一不体现着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这种关系体现了美国化的亲情观。
  从婚恋观角度分析,两部小说婚恋观的变化可以概括为由利他主义转变为个人主义。在《典型的美国佬》中,无论是海伦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还是特蕾莎成为了他人婚姻的第三者,她们二人的做法都是为婚姻和恋情做出了自我牺牲,从而利好他人,展现了利他主义的婚恋观。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无论是莫娜与初恋的情感还是莫娜与他丈夫的情感,莫娜始终将自我感受作为重要考量,以自我为中心,展现了个人主义的婚恋观。
  从教育观角度分析,两部小说教育观的变化可以概括为由本质主义转变为保守主义。在《典型的美国佬》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取决于自身对于社会大背景的判断。当他们认同中国文化时,便一味地教育孩子崇尚功名;当他们认同美国文化时,便一味地教育孩子崇尚金钱。无论对于社会的认知还是对于教育的认知,都是本质主义的表现。在《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保守的,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融入美国社会的同时保持中国文化的根基。然而,孩子们更加接受美国背景下的西方价值观。孩子们的反叛则证明了父母的保守主义教育对他们是徒劳的。
  《典型的美国佬》是第一代华裔移民的真实写照,张家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美国中产阶级,经历了风风雨雨始终团结在一起。《莫娜在希望之乡》中的莫娜则是第二代华裔的典型代表。土生土长的美国孩子与父母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两种不同观念的碰撞产生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人物的成长,两部小说中华裔移民家庭观的转变深入揭示了华裔移民面对的文化冲击时的身份困惑,同时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华裔移民的刻板形象。
其他文献
文学文本的主题是熔铸于艺术形象之中的审美意识。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研究就是对作家观察生活、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所体现的审美认知、审美价值的研究。对作家创作的主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作家的创作轨迹及其审美取向,为作家的成长与创作的成熟,提供有益参照与借鉴。徐则臣文学创作成果丰硕,频频获奖,被批评家誉为我国70后作家群体的领军人。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法和对比研究法对徐则臣的创作进行研究。  第一章主要围绕着
学位
清华简是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重要的战国中晚期楚系竹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2010年至2018年共发布《书》类文献14篇。目前从《书》类文献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为研究对象,收集诸家释读意见,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字形进行考察。  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交待清华简的研究现状、《说文》与古文字材料对比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材料
学位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是战国末期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它的出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至今,学者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学界关於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注释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且按照一定的体例,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  本文共分为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
在历史时空的坐标轴上,元代有着独特的位置。作为唐宋与明清之间的引桥,有元一代的文化既传承今古,整合夷夏,又独树一帜,自成气韵。  立足于元代诗歌批评、元代诗歌理论与元代诗歌创作实践,参照百年元代诗学研究得失缺漏,《元代诗学研究》将以元代诗学中宗宋、尊唐、性情诗学思潮的历时性承传演进为纵线,以元代诗学共时性的区域分布为横线,通过对《瀛奎律髓》、《唐音》、《唐才子传》、《诗法家数》、《诗法源流》等经典
学位
抒情诗是以集中抒发诗人思想感情为特征的一类诗歌。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严格韵律的抒情诗,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则是莎翁直抒胸臆的产物,吸引了无数评论家们的注意,他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多种角度来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但就诗中所蕴含张力特质而言,似乎仍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本文尝试将张力理论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结合,通过文本细读和整体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挖掘其诗歌语言、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中的张力属性。
学位
单宾构式作为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在很多语言中都可以找到。近些年来,学界对英汉单宾构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虽然前人对单宾构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大多停留在对某一种语言的探讨,或者是对非常规单宾构式的分析,英汉单宾对比的研究寥寥无几。  鉴于研究中的诸多不足,本文借助常用语例,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英汉单宾构式的内部承继和压制。通过比较英汉单宾构式在内部承继和压制上的共性与个性,揭示两
学位
“不礼貌”研究的兴起使得语言学家越来越关注交际中频发的冲突现象,并在机构性冲突话语和日常冲突话语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然而,上述研究似乎较少涉及网络冲突话语,而网络话语是当今网络时代重要甚至是核心的话语方式。本文以百度热帖讨论为例,揭示网络冲突的基本模式及会话特点,拟解决下列问题:  1)网络多方冲突话语的基本序列结构如何?  2)网民们主要运用哪些表达异议的策略?  3)网络会话特点如何作用于网络冲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外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的话语表征已有广泛的先行研究,但鲜有研究关注其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如何被呈现。为探究国外网民(推特用户)如何通过话语(相关推文)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亦即“一带一路”相关的推文或高影响力的推特用户对“一带一路”的话语建构,本研究用推特高级搜索和Buzzsumo意见领袖搜索工具收集了2017年国外推特用户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热门推文,共计275条。基于
学位
作为美籍华裔作家的代表,黄哲伦从未停止过对华裔身份建构主题的探讨。他的处女作《刚下船的人》(1979)与代表作《黄面孔》(2007)分别反映了他在不同历史背景时期对族裔身份归属问题的思考。  目前,学界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集中在文化符号的应用,对这两部作品中的身份主题的研究较为匮乏,还有待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借助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理论中的编码概念分析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在不同背景下面临的不同身份危机及产
学位
本文以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为中心,对他的语言思想进行详细的阐释和评述。由于“观念”一词贯穿《人类理解论》全文,是理解其语言思想的重要线索,因此文章将首先对洛克的观念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语词、名称、命题、真理,以及语言和实在的关系等主要语言思想进行探讨,分析洛克认识论,观念论,命名及命题理论思想对后世哲学家的深刻影响和洛克语言哲学中存在的缺陷,以说明洛克的语言哲学思想为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