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棉花长期连作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x1989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理论认为,作物长期连作必然造成土壤养分失衡和肥力下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下降,引起作物生长发育缓慢,产量、品质降低等不良结果。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棉花长期连作现象严重,但全疆棉花平均单产水平却逐年增加,同时棉花生长势差、病虫为害重、植棉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棉田也在逐渐增多。这是否是长期连作导致棉田土壤生态环境变化、进而影响棉花的生长;耕作措施是如何调节棉田生态环境的变化。本文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角度,研究棉花不同连作年限条件下和长期连作出现障碍后采取水旱轮作和深翻等耕作措施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长期连作对棉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耕作措施的调节效应,为新疆棉区维持棉田高产、高效的土壤可持续生产能力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随连作年限的延长,棉田土壤细菌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呈递增的趋势。与连作30年的障碍棉田相比,水旱轮作0~40cm、深翻后20~40cm土层的土壤细菌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升高。数学平均未加权成对聚类分析(UPGMA)表明,连作20年和30年的棉田聚为一类,而连作5年棉田与种植1年的棉田聚为一类,短期连作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明显,连作20年以上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⑵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高于种植1年的棉田,土壤微生物商呈递减的趋势。与连作30年的障碍棉田相比,进行水旱轮作后棉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明显升高,微生物量碳/氮下降,微生物商升高;采取深翻措施的棉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在20~40cm土层明显升高,微生物量碳/氮下降,微生物商下降。 ⑶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与种植1年的棉田相比,多年连作棉田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有所增加。与连作30年的障碍棉田相比,深翻和水旱轮作棉田的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升高。 ⑷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量和酶活性间的关系。衡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shannon指数、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与shannon指数、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以及活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微生物量和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碳的增加。
其他文献
直链淀粉含量是稻米品质的中心性状,直接影响稻米品质。稻米品质取决于稻米中直链淀粉与枝链淀粉的比例。籼米中直链淀粉含量的最大值,约为总淀粉含量的35%,其余为 Amylose
怎样使新闻媒介发挥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北京平息反革命暴乱后,衡水地区部分宣传、新闻工作者曾就“新闻自由”、“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导向”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高校招生宣传最直接的目的是指向生源质量,但细分起来则远不止于这些,它还包括高校“品牌形象”的塑造、学校的人才培养、校风学风的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等诸多方面.但是由于
对华南地区5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的水稻品种早造16个、晚造17个作了研究,新复极差测定表明:产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近期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子,早稻经历了从
近年来,马铃薯稻草包芯栽培模式已发展成为福建马铃薯的主要栽培模式,研究表明稻草包芯栽培模式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商品薯率、保水增温和改善土壤肥力等作用。但马铃薯稻
专业自述嗨,大家好!我是统计家族的一员--经济统计学.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担心各位错过或苦觅不得,我就只好站在巷口恭迎各位啦.
水稻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流行年份严重影响水稻的高产、稳产、优质。水稻白叶枯病是影响亚洲水稻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特别是在杂交水稻上的问题尤为严重。因为大部分杂交水稻的亲本都不带有抗病基因。利用水稻自身的抗病基因,培育抗白叶枯病的水稻新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作为一种成熟、高效的育种体系,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和性状的品
本文研究了赤霉素及低温对打破人参、西洋参根茎芽苞休眠的效应。认为赤霉素50—200ppm都可打破其休眠,效应随赤霉素浓度升高而增加;低温处理30天也能解除休眠,但强度较弱,60
Although the treatment of adult 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T-ALL)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heterogeneous genetic landscape of the diseas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