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科幻小说的反乌托邦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郝景芳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2016年凭借《北京折叠》荣获了第74届雨果奖的“最佳中篇小说奖”,成为继刘慈欣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作家,也是中国乃至亚洲首位获得雨果奖的女性作家。她成功地为“中国科幻走向世界”添上了绚丽的一笔,并再度引发了学界对科幻文学的关注和探讨。纵观其整体创作,作为科幻小说经典母题的反乌托邦正是郝景芳科幻小说所着力展现的核心元素,并且在她的笔下,这一主题又被增添了新的色彩。本文便是立足于反乌托邦视角,尝试从这一方向对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展开研究,主要依据以达科·苏恩文为主的西方学者的相关科幻理论成果,通过四个章节来对其科幻小说进行分析和探讨,进而解读郝景芳科幻作品的创作特色及深层含义。第一章首先对乌托邦、反乌托邦与科幻小说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概述,介绍了乌托邦文学传统的由来和它们是如何与科幻小说建立的联系。其次是通过对乌托邦存在的问题的梳理来探讨反乌托邦的兴起,并对从乌托邦文学到反乌托邦文学的嬗变与演进的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反乌托邦在科幻小说中的具体应用和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总体介绍,明确以反乌托邦为中心对科幻小说展开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研究的是郝景芳科幻小说的反乌托邦主题建构,主要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入手,围绕个体生存困境和人类生存危机两个重点探究其科幻小说的反乌托邦主题呈现。这一部分具体分析了郝景芳的创作虽延续了反科技主义、反宗教主义、反极权政治这三个传统反乌托邦的经典主题,但她选择的是通过对人类的身份进行重新设定、对个体性泯灭的过程进行冷静观察,以及在小说中建构出一个个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战争频发等体现出各种反乌托邦特征的虚拟空间的方式来对其予以呈现和深化,使作品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第三章探讨的是郝景芳科幻小说的反乌托邦表现形式和叙事特色,主要聚焦于两方面:一是从她作品中体现出的对西方反乌托邦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对西方科幻小说理论、创作技巧的借鉴和运用,如异托邦的表现形式;二是郝景芳对中国文学经典及优秀创作传统的继承,包括了对鲁迅的效仿,和从古代神话和革命历史小说中获取的灵感和营养。如以批判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国民劣根性,和通过塑造具有美好品质、奉献精神的英雄形象来呼吁广大人民重视精神建设,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勇敢奋斗。此外,本章还对郝景芳开创的介乎于主流文学和科幻文学之间的更加模糊的无类型文学的创作方式予以了关注和讨论。第四章是对郝景芳在反乌托邦书写中传达的人文关怀与现实反思的总结,通过对郝景芳在作品中着力勾画的关于阶级分化、贫富差距等不公正、不平等的社会景象,和她塑造的一系列坚守着善良,对真理和自由不懈追求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到作品背后作者极力传达出的对于人类社会现代性的隐忧,和对人类命运的反思、关怀等种种寄托其中的人文情怀。
其他文献
学分银行已成为国内外实践终身教育的主要形式,学分银行及其管理系统建设则需要细致的需求分析。我国学者提出的学分银行子系统划分方法偏重功能分析,以此为基础补充结构要素分
舒适的护理模式指的是整体护理艺术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护理更加注重病人的舒适感和满意度,疗养康复护理除了具备医学护理特点外,还有一些不同之处,如服务对象的不同,护理内容多样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炒作农产品价格等违法行为。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仰恩大学紧密对接地方需求,处理好传统中文学科转型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通过充分发挥基础学科优势,以应用思维嵌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与其他
随着人们对生态的关注,生态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逐渐在中国发展起来。本文为一篇关于《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以及我们信奉的图构》(第五章和第八章)的翻译报告。本报告旨在分
通过对《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编修历程的回顾,发现《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编修过程存在广泛性、阶段性、连续性、层次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基于此,文章对我国高等教育技术标准
大学生群体是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群体的政治参与对我国政治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网络发展使得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艺术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生力
从厦门市翔安海底隧道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厦门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和各联动单位专业救援队建设的现状,结合厦门城市应急救援建设的发展形势和地区特色,分析当前厦门海底隧道
“教欲信息化必先视听化”。近年来,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事业核心能力的一大要素,在教育行业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带动了信息